游客
题文

人骑自行车由静到动,除了要增加人和车的动能以外,还要克服空气及其他阻力做功.为了测量人骑自行车的功率,某活动小组在操场的直道上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离出发线5m、10m、20m、30m、…、70m的地方分别划上8条计时线,每条计时线附近站几个学生,手持秒表,听到发令员的信号后,受测者全力骑车由出发线启动,同时全体学生都开始计时,自行车每到达一条计时线,站在该计时线上的几个学生就停止计时,记下自行车从出发线到该条计时线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每个计时点的时间都取这几个同学计时的平均值):

运动距离s(m)
0
5
10
20
30
40
50
60
70
运动时间t(s)
0
2.4
4.2
6.3
7.8
9.0
10.0
11.0
12.0
各段速度(m/s)
2.08

4.76
6.67
8.33

10.0
10.0

(1)以纵轴代表自行车运动的距离s,横轴代表运动的时间t,试作出s-t图.
(2)根据(1)作出的s-t图知,自行车在每一路段内的速度变化不是很大,因此可以用某一段的平均速度代替该段的速度.请计算出上述表格中空缺的①、②处的数据:①    m/s;②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本次实验中,设运动过程中学生和自行车所受阻力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为15Ns/m则在20m~30m路段的平均阻力f1与30m~40m路段的平均阻力f2之比f1:f2=      ;若整个过程中该同学骑车的功率P保持不变,则P=     W.

科目 物理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列火车由静止从车站出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位观察者站在这列火车第一节车厢的前端,经过2s,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观察者所在位置;全部车厢从他身边通过历时6s.设各节车厢长度相等,且不计车厢间距离,则这列火车共有______节车厢;最后2s内从他身边通过的车厢有_____节;最后一节车厢通过观察者需要的时间是______s。

一个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3s末的速度是11m/s,第5s末的速度是17 m/s,则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初速度为_______,前10 s内的位移________。

一汽车以2 m/s2的加速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它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 s通过的位移是_________________。

汽车以2 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起动,则第5 s末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_m/s,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m/s,第5 s内汽车的位移是___________m。

一物体从5m高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g="10" m / s2,则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为s。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