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骑自行车由静到动,除了要增加人和车的动能以外,还要克服空气及其他阻力做功.为了测量人骑自行车的功率,某活动小组在操场的直道上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离出发线5m、10m、20m、30m、…、70m的地方分别划上8条计时线,每条计时线附近站几个学生,手持秒表,听到发令员的信号后,受测者全力骑车由出发线启动,同时全体学生都开始计时,自行车每到达一条计时线,站在该计时线上的几个学生就停止计时,记下自行车从出发线到该条计时线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每个计时点的时间都取这几个同学计时的平均值):
运动距离s(m) |
0 |
5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运动时间t(s) |
0 |
2.4 |
4.2 |
6.3 |
7.8 |
9.0 |
10.0 |
11.0 |
12.0 |
||||||||
各段速度(m/s) |
2.08 |
① |
4.76 |
6.67 |
8.33 |
② |
10.0 |
10.0 |
|||||||||
(1)以纵轴代表自行车运动的距离s,横轴代表运动的时间t,试作出s-t图.
(2)根据(1)作出的s-t图知,自行车在每一路段内的速度变化不是很大,因此可以用某一段的平均速度代替该段的速度.请计算出上述表格中空缺的①、②处的数据:① m/s;②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本次实验中,设运动过程中学生和自行车所受阻力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为15Ns/m则在20m~30m路段的平均阻力f1与30m~40m路段的平均阻力f2之比f1:f2= ;若整个过程中该同学骑车的功率P保持不变,则P= W.
小明乘坐的汽车在某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表是小明记录的汽车运行各时刻及公路旁边路牌的里程数。从表中数据可知,汽车的速度是km/h。
A、B两带电平行板间电场强度E=6×103 N/C,两板间距离为5cm,电场中P1点距A板0.5cm,B板接地,如图所示. P1点电势为________V,今将一个带电荷量为2×10-3 C的带电粒子由P1点移到P2点,此过程电场力做功-9.6×10-2 J,则P2点距离B板__________cm.
在真空中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点电荷,电荷量均为2×10-8 C,相距20cm,则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______________N,在两者连线的中点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N/C.
为使从炽热灯丝发射的电子(质量m、电荷量e、初速为零)能沿入射方向通过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区域,对电子的加速电压为_______________.
一矩形线圈面积S=10-2m2,它和匀强磁场方向之间的夹角θ1=30°,穿过线圈的磁通量Ф=1×10-3 Wb,则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_____________;若线圈以一条边为轴转180°,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若线圈平面和磁场方向之间的夹角变为θ2=0°,则Ф=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