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骑自行车由静到动,除了要增加人和车的动能以外,还要克服空气及其他阻力做功.为了测量人骑自行车的功率,某活动小组在操场的直道上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离出发线5m、10m、20m、30m、…、70m的地方分别划上8条计时线,每条计时线附近站几个学生,手持秒表,听到发令员的信号后,受测者全力骑车由出发线启动,同时全体学生都开始计时,自行车每到达一条计时线,站在该计时线上的几个学生就停止计时,记下自行车从出发线到该条计时线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每个计时点的时间都取这几个同学计时的平均值):
运动距离s(m) |
0 |
5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运动时间t(s) |
0 |
2.4 |
4.2 |
6.3 |
7.8 |
9.0 |
10.0 |
11.0 |
12.0 |
||||||||
各段速度(m/s) |
2.08 |
① |
4.76 |
6.67 |
8.33 |
② |
10.0 |
10.0 |
|||||||||
(1)以纵轴代表自行车运动的距离s,横轴代表运动的时间t,试作出s-t图.
(2)根据(1)作出的s-t图知,自行车在每一路段内的速度变化不是很大,因此可以用某一段的平均速度代替该段的速度.请计算出上述表格中空缺的①、②处的数据:① m/s;②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本次实验中,设运动过程中学生和自行车所受阻力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为15Ns/m则在20m~30m路段的平均阻力f1与30m~40m路段的平均阻力f2之比f1:f2= ;若整个过程中该同学骑车的功率P保持不变,则P= W.
封闭在气缸内的气体,当它被等压压缩时,气缸内气体分子变小的量是()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 B.气体分子的平均密度 |
C.气体分子每次撞击器壁的冲力大小的平均值 | D.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器壁的次数 |
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它的温度发生了变化,则()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发生了变化 | B.气体的压强一定发生了变化 |
C.气体的体积一定发生了变化 | D.气体的压强和气体的体积至少有一个发生了变化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的重力引起的 |
B.气体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的频繁碰撞而产生的 |
C.气体的压强由封闭气体的物体的形状所决定 |
D.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热运动的状态有关 |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的科学依据是()
A将油膜看成单分子油膜
B.不考虑各油酸分子的间隙
C.考虑了各油酸分子间的间隙
D.将油膜分子看成球形
在用油膜法计算分子直径实验中,若已知该种油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油滴质量为m,油滴在液面上扩大后的最大面积为S,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上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那么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油分子直径d="M/(ρS)" | B.油分子直径d=m/(ρS) |
C.油滴所含的分子数N=mNA/M | D.油滴所含的分子数N=mNA/(ρ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