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2与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A. |
构成 |
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
B. |
性质 |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都能与碱反应;都能燃烧等。 |
C. |
用途 |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 |
D. |
危害 |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等。 |
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 )
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将Y放入X的化合物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
A.Z>Y>X | B.Y>X>Z | C.Y>Z>X | D.X>Z>Y |
“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
A.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B.升高了煤的着火点 |
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 D.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下图所示。关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都是化合反应 | B.生成物都是固体 |
C.都是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 D.以上反应均有热量放出 |
科学家发现,在液晶电视等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三氟化氮(NF3)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1.7万倍。NF3中 氟元素为-1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3 | B.0 | C.+1 | D.+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