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2与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A.
构成
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B.
性质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都能与碱反应;都能燃烧等。
C.
用途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
D.
危害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等。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B.纸张燃烧C.酒精挥发D.水结成冰

下面是同学们在复习中梳理得到的一组图象,其中图象与实验描述一致的是(  )

A.将氢氧化钡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至过量

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C.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

D.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作用,则铁的表面的铁锈也起保护作用

C.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D.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爆炸,则点燃可燃性气体和氧气的混合物都可能发生爆炸

“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对下列事实用微粒的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

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

B

自然界中的水有三态变化

水分子的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自然界中,金刚石最硬,但石墨质软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氢氧化钙可用于处理含硫酸的工业废水

OH和H+结合成水分子

A.AB.BC.CD.D

正确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快速准确的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或实验步骤不正确的是(  )

A.用铜、硝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

C.配制2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主要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D.分离氯化钠和碳酸钙的混合物,主要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洗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