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细胞分裂素与根背光生长的关系及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的溶液中,用光水平照射根部(如下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伸长量如下表。
| 处理方式 测定指标 |
外源细胞分裂素(mg/L) |
根尖处理 |
||||||
| 0 |
0.01 |
0.1 |
1 |
10 |
根冠以上部位遮光 |
根冠遮光 |
完全剥除根冠 |
|
| 弯曲角度α(度) |
36 |
30 |
22 |
18 |
10 |
36 |
0 |
0 |
| 伸长量(cm) |
12 |
11 |
10 |
8 |
5 |
12 |
12 |
12 |
据此实验的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A.细胞分裂素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B.细胞分裂素抑制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从而减弱根的背光性
C.无法判断细胞分裂素是否具有两重性
D.根冠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后,合成生长素并向背光侧运输
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
| 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 B.葡萄糖、淀粉和果糖 |
| 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 | D.麦芽糖、果糖、乳糖 |
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有大量3H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
| 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 | 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 |
| 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 | 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 |
下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①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③→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
引起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三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变异类型的是()
①果蝇的残翅②豌豆的黄色皱粒③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
④人类的色盲⑤玉米的高茎皱缩叶⑥人类镰刀型贫血症
|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①④⑥ | D.②③⑤ |
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10条,其中染色体中的DNA用3H一胸腺嘧啶标记,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同位素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了2代,则在形成第2代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没有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
| A.5条 | B.40条 | C.20条 | D.10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