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7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就美国务院一发言人对香港“七一游行”发表言论表示,香港政制发展是中国的内政,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外国以任何方式干涉,希望有关国家停止对香港内部事务说三道四。这表明(  )
①主权国家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②民族矛盾和冲突已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
③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④中国坚定地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完善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地区选择在东北,因为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问题很复杂。东北的问题对全国来讲带有典型性,东北试点的成功经验,可以逐步向全国推广。这种工作方法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 )

A.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 B.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辩证关系
C.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指出:“历史经验表明,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胡锦涛主席倡导“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其哲学依据是( )
①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普遍性而存在 ②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③任何事物都与其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④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材料一: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指出:“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人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主张‘协和万邦’。中国人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今天,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中国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真诚愿意同各国广泛开展合作,真诚愿意兼收并蓄、博采各种文明之长,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材料二:“十一五”时期,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答下列问题:
⑴用联系的观点简要说明中国主张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原因和意义。(7分)
⑵)结合材料二,运用规律的客观性知识简要说明如何应对国际形势变化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7分)

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指出:“历史经验表明,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视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和相互对抗的理由,是错误的。因为它( )

A.否认了矛盾的斗争性 B.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
C.否认了矛盾的同一性 D.否认了矛盾的客观性

材料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劳动力资源丰富,国民储蓄率较高,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科技教育具有较好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这些都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材料二:“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哲学依据是什么?(8分)
⑵简要分析说明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原因。(8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