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为54% —65%,而我国的则为15% —21%。下列有利于提高我国分配率的是( )
①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③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
④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
老张是一位农民,承包村里的土地种果树,年收入l万元。他农闲时炒股,收入2万多元。老张的妻子开了一家理发店,月收人2 000元。老张的儿子在一家私营企业打工,月收入2 000元。下列对老张一家人收入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承包土地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②在私营企业打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③炒股的收入属于劳动收入④开理发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所得
|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④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做到( )
①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进贸易方式和市场多元化②大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③不断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④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丢块石头到水里,水波是逐步递减的,越向外冲击力越小,这就是“涟漪效应”。现代国际社会中,一般来说,市场开放程度小、处于全球化边缘的国家,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也小。“涟漪效应”揭示的经济学道理是 ( )
| A.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贸易和资本的全球化 |
| B.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开放程度国家的影响不同 |
| C.主权国家要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
| D.经济落后的国家不宜走对外开放之路 |
在党的领导和号召下,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正努力投身建设,力争尽快从总体小康社会过渡到全面小康社会。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是 ( )
①前者是人们的消费结构已从温饱型农产品消费过渡到小康型工业品消费,后者则以工业品消费为主,不断提高档次②前者是城乡、地区、工农差距拉大,后者是消灭了这三大差距③前者是有一部分人的温饱未完全解决,后者是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④前者是偏重物质消费的小康。后者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全面提高,社会全面进步的小康
| A.①③④ | B.⑦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为了鼓励居民和单位使用节能灯,国家财政对居民购买节能灯补助50%,对单位大宗采购节能灯补助30%,这是国家运用调节经济,这种手段之所以能发挥作用是因为 ()
| A.行政手段它以政府的强制力为坚实后盾 |
| B.市场手段它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
| C.经济手段它直接关系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 |
| D.财政手段它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