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倒了咱不扶,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充满正能量的央视春晚小品,引发了国人的共鸣。《扶不扶》小品之所以能引发国人共鸣,是因为( )
①优秀的文化能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②优秀的文化作品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国家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发挥其在调节收入,遏制贫富差距方面的作用,是属于
①经济手段 ②国家的宏观调控 ③法律手段 ④行政手段
A.②③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005年10月28日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个税起征点由800元调整为1600元,扩大纳税申报范围,加强对税收的监控和征管力度。把个人所得税的个税起征点由800元调整为1600元,这意味着
A.改变了税收的固定性的特点 | B.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将得到提高 |
C.降低了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 | D.鼓励高收入者依法纳税 |
国家决定,2006年全部免征农业税,取消农民各种负担,改变两千多年来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农民轻装前行。我国取消农民各种负担的目的在于
A.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农村经济 | B.放弃税收对农村经济的调节作用 |
C.提高广大农民生活水平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006年7月1日,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全线通车,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包括藏族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百年梦想终于实现。工程总投资262亿元,建设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用于建设青藏铁路的投入属于国民收入用于
A.扩大再生产的部分 | B.非生产性基本建设的部分 |
C.个人消费的部分 | D.公共消费的部分 |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十五”期间,在财政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国家加大了科技研发投入的力度;而且,在减免农村税费的情况下,国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教育投入,九年义务教育得到加强,高等教育也有了长足发展,这表明
①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②经济调节是国家管理经济职能的重要内容 ③财政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④财政有利于促进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