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④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以上4个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主要放射性部位分别是( )
A.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
B.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
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 |
D.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 |
下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依据曲线a可知,在农作物播种时密度不宜过大 |
B.由曲线b可知,种群密度越大,生存斗争越剧烈 |
C.根据曲线b可知,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为d时最好 |
D.由曲线b可知,种群密度的变化与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等因素有关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1)出现过植被的地方,群落只能发生次生演替
(2)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属于种群空间特征
(3)种群的年龄组成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4)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
A.(1)(3) | B.(2)(4) | C.(2)(3) | D.(2)(3)(4) |
调查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乌鸦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 |
B.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
C.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进行“J”型增长 |
D.第9~10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小 |
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
B.设置1个1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
C.随机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
下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