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B和Bb的效应不同)。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合 |
A Bb |
A bb |
A BB或aa |
植物颜色 |
粉色 |
红色 |
白色 |
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做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都是粉色植株。请写出可能出现这种杂交结果的亲本基因型组合: 。若不知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选用了AaBb粉色植株自交进行探究。
①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存在三种类型,如下图所示,请你在图示方框中的染色体上标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竖线表示染色体,用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粉色植株自交。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③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a.若子代植株花色为 , 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上图第一种类型。
b.若子代植株花色为 ,则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上图第二种类型。
c.若子代植株花色为 ,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上图第三种类型。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Ⅰ.提取叶绿素
绿色叶片――→X碳酸钙提取液―→过滤液―→浓缩液―→叶绿素粗产品
Ⅱ.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注: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
实验组号 |
叶绿素溶液(mL) |
调pH至 |
处理时间(min) |
溶液颜色 |
① |
3.0 |
7.0 |
10 |
绿色 |
② |
3.0 |
6.0 |
10 |
黄绿色 |
③ |
3.0 |
5.0 |
10 |
黄褐色 |
(1)提取食用叶绿素时加入X应该为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________食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李想了解叶绿素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检测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中a、b、c、d为细胞器.3H—亮氨酸参与图示过程可合成物质3H—X。请据图回答:
(l)分离细胞中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其中观察c需用到染色剂______________。
(2)在图示过程中,膜面积会发生变化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填字母)。
(3)c中的酶有多种,它们的分子结构明显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含有该生物遗传物质的结构是_____(填字母),蓝藻细胞中也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填字母)。
(5)若3H—X可使血糖浓度升高,则分泌该物质的细胞是____________;若物质3H—X可在下丘脑与垂体细胞间传递信息,且在寒冷环境中分泌量明显增多,则物质3H—X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做了三个实验。相应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实验1、2、3中的自变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bc段O2产生速率不再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3的结果还证实,当pH小于d或大于f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将永久丧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常细胞内K+浓度约为细胞外的30倍,细胞外Na+浓度约为细胞内的12倍。当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K+浓度差减小时,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发挥作用,这种酶可以通过水解ATP,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具体过程如图所示:
(1)膜内外Na+具有浓度差,与膜的________性有关。
(2)比较图2和图3,当Na+和K+________浓度差流过Na+/K+-ATP酶时,将ADP合
成ATP,说明进行ATP合成或分解的反应条件取决于________。
(3)生物膜系统的________作用及能量是维系细胞有序性的基础,线粒体内膜上主要完成类似图________(填编号)的过程。
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在变性过程中肽键是否因此而断裂呢?请设计一个验证“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的实验。
材料用具:0.01 g·mL-1的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B)、0.1 g·mL-1的NaOH溶液(双缩脲试剂A)、蛋清、清水、酒精灯、试管、滴管等必备用品。
实验原理:蛋白质中的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呈紫色。
如果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仍呈紫色,即可证明肽键没有断裂。
方法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A、B,向两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A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对B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冷却后,分别向两支试管滴加1 mL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两支试管分别滴入4滴0.01 g·mL-1双缩脲试剂B,摇匀。
④观察两试管的颜色变化。
⑤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