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词二首 刘禹锡
(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领诗情到碧霄。
(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①人狂。
注 ①嗾,sǒu,指使狗时发出的声音。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但各有侧重,请从思想内容上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这两首诗都提到了春天,那么,作者对“春”的感情评价是否一致?为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这首五言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⑴简析这首诗颔联的意境。
⑵“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联系本诗意境加以分析。
⑶结合全诗看,这首诗是如何写出诗人的“寂寞”的?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小题。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云似墨, 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 长在荆门郢树烟。请结合全诗谈谈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
颈联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赏析其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残
翁宏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1)全诗表达了主人公哪些感情。
(2)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简析颔联的妙处。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后面题。
易水怀古
马戴①
荆卿西去不复返, 易水东流无尽期。
落日萧条蓟城②北,黄沙白草任风吹。
【注释】①晚唐诗人,早年屡试落第,为官后又因直言被贬,其时的唐王朝,地方节度使尾大不掉,中央朋党纷争,已现败亡颓势。②战国时期,燕国的首都,在易水边。这首诗的三四句描写哪些意象,营造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请从情与景的关系角度,分析这首诗的主旨。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注】
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注】本诗作于淮阴,诗人此时离开广陵(今扬州),沿运河北上将渡淮西行。这首诗的颔联在写景上运用了表现技巧,请简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尾联中“鸟”这一意象对表达这种情感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