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形容20世纪初的巴尔干半岛就象一个存满了炸药的火药桶,只要有一点火星,就足以引爆整个欧洲。下列哪一事件起了这种“火星”的作用 ( )
A.列强争夺巴尔干半岛 | B.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
C.萨拉热窝事件 | D.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B.从根本上遏制了经济危机 |
C.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
D.整顿金融 |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A.宣告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
B.促成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
C.标志二战结束 |
D.加速了战胜法西斯的步伐 |
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影响范围广 | B.持续时间长 |
C.全球首次 | D.极强的破坏性 |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头目是()
A.希特勒 | B.墨索里尼 | C.列宁 | D.柯立芝 |
中国人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的祸患。历史上“饮鸩止渴”的典型会议是()
A.巴黎和会 | B.华盛顿会议 |
C.慕尼黑会议 | D.雅尔塔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