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这部小说具有十分明确的道德意图,有着净化人灵魂的巨大的道德力量。 |
B.《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它和《公羊传》《谷梁传》一起合称为“春秋三传”,《荆轲刺秦王》就是其中的名篇。 |
D.《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形式;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
②细胞内自由水含量的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
③癌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的细胞低
④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
A.①④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下列关于元素及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不仅是生物膜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脂肪、ATP、DNA等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 |
B.人体内环境中的Na+有维持血浆渗透压的功能 |
C.无论是鲜重还是干重,碳元素占人体细胞的百分比最高 |
D.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和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循环 |
下列选项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 )
A.纤维素和尿素 | B.脂肪酸和磷脂 |
C.腺苷三磷酸和核糖核酸 | D.胆固醇和血红蛋白 |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
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
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②细胞学说揭示了“老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③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④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
⑤蛙红细胞、人肝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
A.①③⑤ | B.②④⑤ | C.②③④ | D.②③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