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焓变就是反应热,化学变化中存在焓变,物理变化中不存在焓变。 |
| B.电解池中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是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通电时,电子的流向为负极→阴极→电解质→阳极→正极 |
| C.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1 |
| D.CO(g)的燃烧热是ΔH=-283.0 kJ·mol-1,则反应CO2(g)===CO(g)+1/2O2(g)的反应热ΔH=+283.0 kJ·mol-1 |
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为
| 原子 |
![]() |
![]() |
![]() |
![]() |
半径 m |
0.75 |
1.02 |
0.74 |
1.17 |
根据以上数据,磷原子的半径可能是()
A.
m B.
m C.
m D.
m
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二、三、四周期元素的种类分别是()
| A.2、8、8、18 | B.2、8、18、18 |
| C.2、18、18、18 | D.2、8、18、32 |
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 |
| 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能力最强 |
| 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
| D.溴单质与水的反应比氯单质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
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 2 |
2 |
3 |
4 |
6 |
6 |
7 |
||||||||
| 11 |
11 |
11 |
12 |
13 |
14 |
|||||||||
| 19 |
19 |
24 |
31 |
32 |
A、B、 C、 D、
下列关于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内有2个中子 |
B. 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
C. 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 |
D. 和 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