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发生3段位移,在这3段位移中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这3段位移的大小之比和这3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为:( )
A.1:22:32;1:2:3 | B.1:23:33;1:22:32 |
C.1:2:3 ; 1:1:1 | D.1:3:5 ; 1:2:3 |
如图a所示,小物体从竖直弹簧上方离地高h1处由静止释放,其动能Ek与离地高度h的关系如图b所示.其中高度从h1下降到h2,图象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h3对应图象的最高点,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小物体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物体下降至高度h3时,弹簧形变量为0 |
B.小物体下落至高度h5时,加速度为0 |
C.小物体从高度h2下降到h4,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 |
D.小物体从高度h1下降到h5,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除
以外其余电阻不计。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两端加上交变电压,其瞬时值表达式为
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 |
B.![]() ![]() |
C.滑动变阻器触片向上移,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大 |
D.单刀双掷开关由![]()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力、长度和时间是力学中三个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牛顿、米和秒就是基本单位 |
B.伽利略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
C.法拉第最先提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的观点 |
D.牛顿在给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给出了引力常量 |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 当用光子能量为2.5eV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 电流表G的读数为0.2mA. 移动变阻器的触点c,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0.7V时,电流表读数为0. 则()
A.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1.8eV
B.电键k断开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G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0.7eV
D.改用能量为1.5eV的光子照射,电流表G也有电流,但电流较小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一群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则这些原子( )
A.发出的光子最小能量是0.66 eV |
B.发出的光子最大能量是12.75 eV |
C.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
D.由n=3跃迁到n=1时发出的光子频率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