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硫酸亚锡(Sn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广泛应用于镀锡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SnSO4制备路线如下:

查阅资料:
Ⅰ.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2+易被氧化。
Ⅱ.SnCl2易水解生成碱式氯化亚锡, Sn相对原子质量为119
回答下列问题:
(1)锡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0,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操作Ⅰ是       
(3)SnCl2粉末需加浓盐酸进行溶解,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4)加入Sn粉的作用有两个:①调节溶液pH ②       
(5)反应Ⅰ得到沉淀是SnO,得到该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6)酸性条件下,SnSO4还可以用作双氧水去除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7)该小组通过下列方法测定所用锡粉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将试样溶于盐酸中,发生的反应为:Sn + 2HCl===SnCl2 + H2↑;
②加入过量的FeCl3
③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滴定生成的Fe2+,发生的反应为:6FeCl2 + K2Cr2O7 + 14HCl ===6FeCl3 + 2KCl + 2CrCl3 +7H2O
取1.226 g 锡粉,经上述各步反应后,共用去0.100 mol/L K2Cr2O7溶液32.0ml。锡粉中锡的质量分数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发展环保产业.”
(1)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是________.

A.将煤液化、气化,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B.安装汽车尾气催化转化装置,使之反应:4CO+2NO24CO2+N2
C.大力推广乙醇汽油的同时,研究开发太阳能汽车和氢燃烧电池汽车
D.在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能发电和风力发电中要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2)将煤转化为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C(s)+H2O(g)CO(g)+H2(g);C(s)、H2(g)和CO(g)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s)+O2(g)===CO2(g) ΔH=-393.5 kJ/mol  ①
H2(g)+O2(g)===H2O(g)ΔH=-242.0 kJ/mol ②
CO(g)+O2(g)===CO2(g) ΔH=-283.0 kJ/mol  ③
请回答:
①根据以上数据,写出C(s)与H2O(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煤气不仅是优良的气体燃料,也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a.甲醇;b.甲醛;c.甲酸;d.乙酸.试分析当CO和H2按1∶1的体积比混合反应,合成上述________(填序号)物质时,可以满足“绿色化学”的要求,完全利用原料中的原子,实现零排放.

X、Y、Z、W为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已知:① X可分别与Y、W形成X2Y,X2Y2、XW等共价化合物;② Z可分别与Y、W形成Z2Y、Z2Y2、ZW等离子化合物。
请回答:

(1)Z2Y的化学式是
(2)Z2Y2与X2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如图所示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满滴有酚酞溶液的ZW饱和溶液,C(Ⅰ)、C(Ⅱ)为多孔石墨电极。
接通S1后,C(Ⅰ)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未脱离电极),断开S1,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此时:
C(I)的电极名称是(填写正极或负极);
C(II)的电极反应式是
(4)铜屑放入稀硫酸不发生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X2Y2,铜屑可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已知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A是最外层为一个电子的非金属元素,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 C和D可形成两种固态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淡黄色固体;B和C可形成多种气态化合物。A、B、C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离子晶体,该晶体中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C=4:2:3。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写出C和D形成的淡黄色固体化合物的电子式
(2)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C="4:" 2:3 的晶体名称为, 其水溶液显性,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请写出A2C和BA3分子中电子数相同,且仍由A、B、C元素中任意两种元素组成的微粒的符号(举两例)
(4)写出由B、C元素组成且元素原子质量比为B:C=7:12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已知25℃和101KP时
① CO(g)+ 1/2 O2(g)====CO2(g)ΔH1 = -283.0 kJ/mol
② H2(g)+ 1/2 O2(g)====H2O(l)ΔH2= -285.8 kJ/mol
③ C2H5OH(l)+ 3 O2(g)="===" 2 CO2(g)+ 3 H2O(l)ΔH3=-1370kJ/mol
试计算2CO(g)+4 H2(g)="===" H2O(l)+C2H5OH(l)的ΔH4

某同学做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性、递变性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①将氯水滴加到溴化钠溶液中,振荡后加入适量CCl4溶液,振荡,静置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定向移动,随之消失
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冷水中
B.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色
③将溴水滴加到NaI溶液中,振荡后,再加入适量CCl4,再振荡,静置
C.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定向移动,并伴有轻微的爆炸声,很快消失
④将一小块金属钾放入冷水中
D.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色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品:
①试剂:金属钠、金属钾、新制氯水、溴水、0.1 mol·L-1 NaBr溶液、0.1 mol·L-1 NaI溶液、CCl4等。
②仪器:________、________、镊子、小刀、玻璃片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方案对应的实验现象的标号和化学方程式):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简单解释上述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