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
(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由图可知其长度为 m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右上图,由图可知其直径为 mm;
(3)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 Ω。
(4)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
A.待测圆柱体电阻R
B.电流表A1(量程0~4mA,内阻约50Ω)
C.电流表A2(量程0~10mA,内阻约30Ω)
D.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10kΩ)
E.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25kΩ) F..直流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
G.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
H.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J.开关S K.导线若干
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请在右框中画出测量的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5)若该同学用伏安法跟用多用电表测量得到的R测量值几乎相等,由此可估算此圆柱体材料的电阻率约为ρ= 。(保留2位有效数字)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保持 不变;为了直观地判断加速度与力
的数量关系,应作出 图象(选填“
”或“
”).
(2)为了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应保持 不变;为了直观地判断加速度与质量
的数量关系,应作 图象(选填“
”或“
”).
(3)题图为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为了由v-t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他量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求出打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其中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 m/s。
在“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于P点。如题图所示,用A、B两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至O点,分别记录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此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_____N。接下来,为了测出这两分力的合力,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沿PO方向拉伸橡皮条,使橡皮条的长度 PO(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记录下该力的大小和方向。
有一个小灯泡标有“6 V,0.6W”,现要用伏安法求测小灯泡的I-U图线,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备有以下器材供选用:
A.学生电源(直流9 V)
B.电压表(0~5 V,内阻10 kΩ)
C.电压表(0~10 V,内阻20 kΩ)
D.电流表(0~0.3 A,内阻1Ω)
E.电流表(0~0.6 A,内阻0.4Ω)
F.滑动变阻器(0~30 Ω,允许最大电流2 A)
G.滑动变阻器(0~2000 Ω,允许最大电流0.3 A)
H.开关、导线
(1)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电流表应选用(用序号字母表示)
(2)实验中同学应采用安培表接法(填“外”或“内”),且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填“大”或“小”).根据测量数据得到的伏安特性曲线如上图所示,图中MN段向上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用游标上刻有20个小格的游标卡尺测量一个工件的直径,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由于遮挡,只能看游标的后半部分,则工件的直径为cm。
某学习小组欲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小车的质量用M表示,钩码的质量用m表示。要顺利完成该实验,则:
(1)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2)为使小车所受合外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应采取的措施是;要使细线的拉力约等于钩码的总重力,应满足的条件是(填M≈m、M≥m或M≤m)。
(3)在保持小车所受合外力一定的情况下,对实验得到的一系列纸带进行处理,测得小车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数据如下表:(钩码质量m=30g)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a(m·s-2) |
1.51 |
1.23 |
1.00 |
0.86 |
0.75 |
0.67 |
M (kg) |
0.20 |
0.25 |
0.30 |
0.35 |
0.40 |
0.45 |
1/M(kg-1) |
5.00 |
4.00 |
3.33 |
2.86 |
2.50 |
2.22 |
为了寻求a 与M间的定量关系,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示的直角坐标系中选取合适的横坐标及标度,并作出相应的图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