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学年的主题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易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
| B.推广使用应用原电池原理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和氢动力汽车,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
| C.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替代聚乙烯塑料 |
| D.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是利用从泔水中提取的地沟油与甲醇反应生成的脂肪酸甲酯类化合物,与石化柴油有本质不同 |
在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的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
| 选项 |
M |
N |
P |
| A |
锌 |
铜 |
稀硫酸溶液 |
| B |
铜 |
铁 |
稀盐酸 |
| C |
银 |
锌 |
硝酸银溶液 |
| D |
锌 |
铁 |
硝酸银溶液 |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
|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l)+2e- = Mn2O3(s)+2OH-(aq) |
|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
|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少6.5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 B.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
| C.吸热反应就是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也可以理解为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多 |
| D.因为2O2(g)=2O3(g)是吸热反应,所以臭氧比氧气的化学性质更活泼 |
某课外兴趣小组将灼烧海带产生的灰烬浸泡后过滤,得到澄清的滤液。他们设计了如下几个方案,你认为能证明海带的灰烬中含有碘元素的是
| A.取适量滤液,蒸干,观察有无紫色固体生成 |
| B.取适量滤液,加入苯,振荡,静置,苯层无色,证明不含碘元素 |
| C.取适量滤液,向其中加入淀粉溶液,无明显现象,证明不含碘元素 |
| D.取适量滤液,向其中加入酸化的H2O2,再加入淀粉溶液呈蓝色,证明含有碘元素 |
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之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中科院广州化学所在利用二氧化碳制取可降解塑料的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将有效改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引发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等全球气候异常现象 |
| B.许多国家对聚乙烯等塑料垃圾进行了深埋或者倾倒入海处理,达到消除“白色污染”的目的 |
| C.山东单县采用以杂草、秸秆等为原料的生物质发电,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 |
| D.汽油中掺入酒精使用,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节约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