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最新消息显示,重庆大学出版社近期对“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正式立项,今年将出版其中10本。由于翻译量大,目前已有近30位译者参与其中。 |
B.“地图书”之所以重要,最关键是它能给读者一个全景概貌。一本合格的“地图书”不仅只讲一个小角落,而是告诉你这个领域的边界范围。 |
C.尽管从官方到民间都意识到了垃圾问题的严峻性,但多年来,垃圾分类依然迟迟难以推行,一些地方政府建设的垃圾焚烧厂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马蜂窝。 |
D.豫剧不像京剧那么多的老框老套,也不像昆曲那样的高深古雅,它的全部特征个性,就在于它的不搭架子,不囿陈法,土极且又俗极上。 |
下列句子中的“则”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非死则徙耳《捕蛇者说》(却,表转折) |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副词表强调或确认是、就是) |
C.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辨日》(表限制只、仅) |
D.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表推测或许、也许) |
下列句子中的“则”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连词表承接) |
B.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就、便、原来是) |
C.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连词,因此) |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表转折、让步可是、却) |
下列句子中的“与”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王庶几无疾病与?《庄暴见孟子》(助词通“欤”,表疑问语气) |
B.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呢、吗) |
C.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动词,结交) |
D.和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动词,赞同) |
下列句子中的“与”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介词引出对象替、为) |
B.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信陵君列传》(同、跟) |
C.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黄生借书说》(连词,却) |
D.蜩与学鸠笑之。《逍遥游》(和、同) |
下列句子中的“以”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因此助词,不译) |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复音虚词,因) |
C.奚足以语文事?(复音虚词,因此) |
D.臣恐天下有识之士,闻之有以窥陛下也。(复音虚词,有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