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二倍体植物(2n=16)开两性花,可自花传粉。研究者发现有雄性不育植株(即雄蕊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雄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欲选育并用于杂交育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雄性不育与可育是一对相对性状.将雄性不育植株与可育植株杂交,F1代均可育,F1自交得F2,统计其性状,结果如表,说明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遗传遵循_________定律。
表F2性状统计结果:

编号
总株数
可育:不育
1
35
27∶8
2
42
32∶10
3
36
27∶9
4
43
33∶10
5
46
35∶11

(2)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为亲本中的 (父本/母本),其应用优势是不必进行       操作。
(3)为在开花前即可区分雄性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一个三体新品种,其体细胞中增加一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相应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基因M控制可育,m控制雄性不育;基因R控制种子为茶褐色,r控制黄色)。

①三体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______原理。
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不能参与联会,因而该三体新品种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 个正常的四分体:____(时期)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故理论上,含有9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为  ,经研究发现这样的雄配子不能与雌配子结合。
③此品种植株自交,所结的黄色种子占80%且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余为茶褐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可育。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9条染色体和含有8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     ,这可能与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丢失有关。
④若欲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       色的种子;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__   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基因突变的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郊游的机会,对当地某一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水稻田中有稗草等杂草和蝗虫等动物。蝗虫、田鼠以水稻、稗草为食,蛙以蝗虫为食,蛇既吃田鼠也吃蛙。分析回答:
(1)请将该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补充完整。稗草

(2)蛇在此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是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想对田鼠这种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___ ______法。
(4)如果你是该研究小组的成员,为了使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水稻,同时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你会向农民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至少提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 1 )从表 1 可以看出:不同种类的生物体中,水的含量 ______ ,水生生物的含水量比陆生生物 ______ 。
( 2 )从表 2 中可以看出:同种生物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水的含量 ______ ,从脑含水量最高可说明 ______ 。
( 3 )心脏是坚实的,血液是流动的,但两者的含水量仅相差 4 %,这说明 ___________ 。

显微镜镜头盒中有4个镜头。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丙、丁皆无螺纹,甲长3 om,乙长5 cm,丙长3cm,丁长6 crn。问:调好焦以后,物镜与装片之间距离最近的是_____.在同样光源条件下,视野中光线最暗的一组镜头是_______。
22.用显微镜观察材料时发现有异物,如果移动装片,异物也移动,说明异物在_____上,可用____擦去;如果移动裁玻片,异物不动,说明异物可能在_____或_____上;如果转动转换器,异物不随物镜的调换而变动,说明异物在_______上,应用_____轻轻擦去。

已知 SARS 是由一种 RNA 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 SARS 病毒表面的 S 蛋白是主要的病毒抗原,在 SARS 病人康复后的血清中有抗 S 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某研究小组为了研制预防 SARS 病毒的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其简要的操作流程如下:

(1)实验步骤①所代表的反应过程是
(2)步骤②构建重组表达载体A和重组表达载体 B 必须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和酶,后者的作用是将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的连接起来。
(3)如果省略步骤②而将大量扩增的S基因直接导入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得到表达的 S 蛋白,其原因是 S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不能,也不能
(4)为了检验步骤④所表达的 S 蛋白是否与病毒 S 蛋白有相同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进行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实验,从而得出结论。
(5)步骤④和⑥的结果相比,原核细胞表达的 S 蛋白与真核细胞表达的 S 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同、不同),根本原因是

图I为妻子某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II示意某夫妇的体细胞内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图Ⅲ为该夫妇某一次生育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图I中OP段细胞中染色体数含量是I J阶段细胞中DNA数的_____________倍。
⑵ 若图II中甲为男性,则他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___。
⑶ 若图II中的双胎是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形成的,则选取的①②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对应图I中_______________阶段,③④细胞必须经过成熟和____________过程,才能完成受精作用。
⑷ 在人体胚胎发育的过程Y中,常作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是______________时期的细胞。
⑸ 在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中用到的主要技术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