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发生后,时任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意识到,“运动的广泛性以及它到处获得胜利,使得以武力恢复国家原来面目的一切企图难以实现”。面对这种形势,以英国为首的列强采取的对策是
A.扶植新的在华代理人 | B.默认革命党掌握权力 |
C.实行直接的武装干涉 | D.培植军阀以分裂中国 |
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是小,失节是大.”这种观念源于理学提倡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
C.存天理,灭人欲 | 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
关于孟子、荀子思想与孔子思想的关系,说法准确的是
A.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 B.完全背离了孔子的思想 |
C.与孔子思想一脉相承,没有冲突 | D.都是战国形势的产物 |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①②③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儒家 | B.道家 | C.法家 | D.兵家 |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极力宣扬并践行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
A.程颐 | B.朱熹 | C.李贽 | D.王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