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提出战后建立国联,但国联成立后却被英法两国操纵。这种情况说明( )
A.巴黎和会的结果对美国不利 | B.美国经济势力不及英法 |
C.美国无意参加和操纵国联 | D.美国综合国力还不足以称霸世界 |
毛泽东说:“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此时( )
A.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 |
B.三大战役已经胜利 |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D.即将举行开国大典 |
李长之在《迎中国文化复兴》一书中曾说:“五四运动当然不仅指1919年5月4日这一天的运动,乃是指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的一段文化历程,‘五四’不过是这个历程的一个指标。”材料观点表明五四运动()
A.在概念上就是指新文化运动 |
B.主要思想体现于反帝反封建 |
C.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
D.有利于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1924年兴起的国民革命运动、1946年爆发的人民解放战争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满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相继被推翻。关于这三次民主革命高潮的说法,根本一致的是( )
A.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 | B.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
C.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 D.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 |
中国近代某一条约规定:清政府惩办“祸首诸臣将”,在侵略者“被虐”“遇害”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为被害的外国人的坟茔建立碑碣,以示“昭涤垢雪”。这些条款反映的实质是( )
A.阶级矛盾激化 | B.中国主权丧失殆尽 |
C.清政府角色的变化 | D.民族矛盾缓和 |
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对此历史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导致上述悲剧的发生 |
B.两人属于不同的国度,该现象的出现属于偶然现象 |
C.东西方同一时期都呈现民主政治发展趋势 |
D.该现象的出现的原因是两人都挑战传统,威胁专制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