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A.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
B.用润湿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所测pH不一定有误差 |
C.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分多次倒入酸中,所测△H偏小 |
D.酸碱中和滴定时,滴定前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内有气泡,终点读数时气泡消失,所测结果偏大 |
可以把转变成
的方法是
A.通入足量的SO2并加热 |
B.与足量NaOH(aq)共热后,通入足量CO2 |
C.与盐酸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aq) |
D.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NaHCO3(aq) |
盐酸与过量铁粉的反应,若有CH3COONa(s,适量)介入,则有
A.反应速率减缓 | B.产生氢气的总量不变 |
C.溶液的pH减小 | D.溶液中c(OH-)减小 |
向FeCl3、Al2(SO4)3的混和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aq),形成沉淀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沉淀的生成与溶解的pH列于下表。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C点的沉淀为:Fe(OH)3 |
B.OA段可能发生的反应有:3Ba2+ +6OH- +3SO42- +2Fe3+ →3BaSO4↓+2Fe(OH)3↓ |
C.AB段可能发生的反应是:2SO42- +2Ba2+ +Al3+ +3OH-→2BaSO4↓+Al(OH)3↓ |
D.据图计算原溶液中c(Cl-)>c(SO42-) |
用下图装置不能完成气体制取任务的是
A.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制取氧气 |
B.生石灰和浓氨水反应制取氨气 |
C.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
D.碳化钙和饱和食盐水反应制取乙炔 |
K、Ki、KW分别表示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常数和水的离子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500℃、20MPa、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的反应,使用催化剂后K值增大 |
B.室温下K(HCN)<K(CH3COOH),说明CH3COOH的电离度一定比HCN大 |
C.25℃时,pH 均为4的盐酸和NH4I(aq)中KW不相等 |
D.2SO2+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