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这主要是指
| A.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束 |
| B.美国已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 |
| C.中共及解放军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
| 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战胜利 |
“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该材料所述的中国古代机构是( )
| A.唐朝门下省 | B.宋朝中书门下 |
| C.元朝中书省 | D.明朝内阁 |
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后,于第二年下诏修驰道。《汉书·贾山传》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维持驰道畅通的是( )
| A.实行郡县制 | B.实行皇帝制度 |
| C.实行分封制 | D.实行三公九卿制 |
《我的戎马生涯——郑洞国回忆录》中写道:“使人万分痛心的是,就在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革命大业正待继续向前发展之际,革命阵营内部却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国内大资产阶级的威胁、利诱下发生了严重分裂。”郑洞国将军的这段回忆反映了:
| A.立宪派、旧官僚投机革命,迫使孙中山辞职 |
| B.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发动反革命政变 |
| C.抗日战争即将胜利,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
| D.蒋介石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 |
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政策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
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
③二人所处时代不同,批判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
④两种观点恰好相反,所以其中应该有一个是错误的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