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假定五环中的一环表示一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常见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四种反应中必须包含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及复分解反应,适合的一组是
|
I |
II |
III |
IV |
V |
A |
SiO2 |
NaOH溶液 |
CuSO4溶液 |
Ag |
O2 |
B |
O2 |
Fe |
稀H2SO4 |
NaOH溶液 |
CO2 |
C |
O2 |
NH3 |
稀H2SO4 |
NaOH溶液 |
Al |
D |
Mg |
Al |
CO2 |
Fe2O3 |
KOH溶液 |
下图中横坐标为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下列反应对应的曲线错误的是
A.向NaAlO2溶液中滴入HCl至过量 |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
C.向含有盐酸的A1C1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
D.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a(OH)2、K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至沉淀消失 |
X、Y、Z、W均为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W是氢氧化钠,则X与Z可反应生成Y |
B.若W为氧气,则Z与水作用(或溶于水)一定生成一种强酸 |
C.若X是金属镁,则Z可能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 |
D.若W是单质铁,则Z溶液可能是FeCl2溶液 |
当向蓝色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时,观察到首先生成蓝色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成深蓝色溶液,向深蓝色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又生成了白色沉淀,将白色沉淀加入稀硫酸中,又生成了红色粉末状固体和SO2,同时溶液呈蓝色。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测,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蓝色沉淀为Cu(OH)2,深蓝色溶液中所含Cu2+浓度较大 |
B.白色沉淀为+2价铜的某种亚硫酸盐,溶于H2SO4发生复分解 |
C.白![]() |
D.反应过程中消耗的SO2与生成的SO2的物质的![]() |
下列各组物质中,气体X和气体Y在通常条件下同时通入盛有溶液z的洗气瓶中(如右图所示),可能没有沉淀生成的是
X |
Y |
Z |
|
A |
NO2 |
SO2 |
BaCl2 |
B |
NH3 |
O2 |
Al2(SO4)3 |
C |
NH3 |
CO2 |
Ca(OH)2 |
D |
NH3 |
CO2 |
CaCl2 |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作用,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的是
A.Na和O2 | B.NaOH和CO2 | C.Ca(HCO3)2和Ca(OH)2 | D.Na2CO3和H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