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气压带的名称:A为_______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风带的风向: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温暖湿润的风 |
B.②为寒冷干燥的风 |
C.受气压带A控制的地方多阴雨天气 |
D.气压带B是由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 |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种不同风格的民居传承了人类悠远的文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由上面的信息可以概括出,形成民居建筑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和 。
(3)北京的四合院是中国庭院式住宅的典型代表,通常在南北向纵轴线上建正房,供长辈居住,在东西向横轴线上建对称的厢房,供晚辈居住,形成主次分明的格局。下列陈述中最能反映的北京四合院文化内涵的是( )
A.结构封闭、安全舒适 | B.尊老扶幼、长幼有序 |
C.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 D.坐北朝南、顺应自然 |
(4)比较上海的石库门与窑洞、竹楼、蒙古包和四合院的异同点,将它们分为两类,石库门可与其中的 属于同一类,其理由是 。
.读“青藏高原民居分布示意图” (图6-1-11),回答下列问题:
(1)碉房主要分布在 ,这种建筑反映当地 的气候特征,也反映了当地的农业生产以 为主,主要农产品有 等。
(2)帐房主要分布在 ,这种民居反映了居民 生活方式。
(3)西藏居民多信奉 教,因此宗教对聚落的影响很大,许多地方的居民点是围绕 而建的。
.读图6-1-9,完成有关城市起源的知识网络,并回答:
(1)将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分别填人图6-1-9中的方框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产品有剩余 |
B.货物集散和商品交换的场地 |
C.优越的自然条件,河流中下游平原 |
D.集市 |
E.社会劳动分工,手工业兴起,手工业产品丰富
(2)由以上联系图可以归纳出:人类曾经在 条件优越的地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但某些古代城市为什么不能延续到今天 。
下面是我国三个不同类型的农业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特大城市D是,以工业著称。乙图所示地区在我国分布最典型的是盆地,这里将成为我国矿产中生产基地。丙图所示地区的核电站名称是。
(2)填写下表
农业区名称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
主要农产品 |
A: |
||
B: |
||
C: |
(3)近十几年来,随着丙地区开放的深入发展,农业生产逐步向经营蔬菜、花卉、瓜果等作物的商品农业发展。请运用农业区位原理分析,近十几年来,丙地区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发生了什么深刻变化?
读我国耕作制度(熟制)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各熟制的名称:A;B;C。
(2)在A类分布区域中,夹有一部分地区熟制类型为B类,试分析原因。
(3)该图是以为依据来划分熟制的,试比较河西走廊与塔里木盆地的熟制有何不同?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