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

A.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表,读表回答14~15题。

年份(年)
1955
1965
1975
1985
1995
2000
2005
荒漠化面
积(万公顷)
67
69
71
89
197.26
257.8
262.2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
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②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③过度放牧,草场被破坏
④过度开垦,土地退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  )
①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均实行退耕还林
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
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图9为“我国人口(汉族、少数民族)重心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合理的是()

A.①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②有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
B.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向南迁移趋势明显
C.20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向西迁移趋势明显
D.人口重心的迁移与经济重心的迁移没有必然联系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人口重心大致位于()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 C.江南丘陵 D.东北平原

图为我国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其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10—11题。

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由北向南流 B.由南向北流 C.由东向西流 D.由西向东流

利于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A.充分利用竹、木资源,建立小型造纸厂
B.加大科技投入,建设茶叶和柑橘生产基地
C.在小路两侧,辟建废旧电器回收加工区
D.在山坡上开垦梯田,发展棉花种植

读“我国华北地区1954—2002年均温与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7-9题。

华北地区年降水量的最大值发生在 ( )

A.1954年—1960年 B.1960年—1966年 C.1990年—1996年 D.1996年—2002年

2000年华北地区的降水量低于350毫米,原因可能是 ( )

A.夏季风较正常年份偏强
B.气温高,蒸发量大
C.夏季风较正常年份偏弱
D.雨季开始早,结束晚

图中华北地区气温变化的总趋势可能影响 ( )
①缩短农作物的生长期
②减少植物病虫害
③减少供暖的能源消耗
④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下列地理现象与其形成原因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气候干旱,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明显
B.东部季风区土壤较肥沃——气候暖湿、多森林植被
C.青藏地区气候寒冷、冰川广布——海拔高度影响
D.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纬度位置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