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据此完成下列小题。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后,给下游地区带来的危害是( )
A.泥沙淤积河、湖,洪水排泄不畅,致使洪涝灾害频繁 |
B.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
C.气候恶化,导致全球变暖 |
D.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 |
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四月、七月 | B.四月 |
C.七月 | D.十一月 |
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分解者 | B.缺少枯枝落叶 |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 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既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1-2题:根据雨带在I、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 B.6-7月 | C.6~8月 | D.5~8月 |
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 B.南北皆旱 | C.南涝北旱 | D.南北皆涝 |
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完成1~2题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盆地与其所在省简称的排序一致的是
A.新 川 新 青 | B.新 川 藏 青 |
C.甘 川 藏 青 | D.新 川 新 藏 |
关于四大盆地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A.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 B.盆地①的位置位于最东南 |
C.盆地①、③都位于暖温带 | D.盆地②位于季风区 |
下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图中打点部分分为我国暴雨洪水严重地区)。回答1-2题:图中最低温的成因主要是
A.该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 | B.地势高 |
C.夏季风不能影响 | D.太阳辐射少 |
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说明
A.受纬度位置影响明显 | B.不受地形地势影响 |
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 D.夏季我国南北温差较大 |
读“某地区年均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3题。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地区的等温线向西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 B.地形 | C.纬度位置 | D.大气环流 |
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 B.土地沙化 | C.水土流失 | D.酸雨污染 |
图中所示河流,其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 | B.地震 | C.干旱 | D.凌汛 |
读下图,分析回答1—3题。A、D两城市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四川盆地、江汉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江汉平原、江南丘陵结合R区附近某地的局部图(小图),判断该河流的流向为
A.自西向东 | B.自东向西 |
C.可能东流也可能西流 | D.可能为南北流向 |
R区附近地区可能为我国的
①沪宁杭工业基地②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③有色金属工业基地④酸雨危害严重的地区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