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一位心理学家说:“一个人所发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
材料二:人脑的结构特点,使它的信息储存密度非常大,比电子计算机容量高一百倍。
材料三:马克思能阅读欧洲一切国家的文字,恩格斯能说20种语言;爱迪生做出2000多项发明;茅盾能熟背整本《红楼梦》;史丰收心算多位数加、减、乘、除,比计算器快等。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把你曾经发挥过潜能的事例通过专题网页与广大网民共享,你将举什么事例?
(2)假如某网站正在征集有关潜能的相关知识,邀你参与,你准备写什么?
(3)你打算怎样发掘自己的潜能。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既要培养权利意识,又要增强义务观念。
(1)感受权利义务:

现象
享受什么权利或履行什么义务
为防流感扩散,我校由防疫部门组织实施消毒

我们尊重班里不同民族同学各自的生活习俗

(2)例析法律观点:
有人认为,权利是为自己的,义务是为他人的。其实,无论是行使权利,还是履行义务,都是既利己也利人的。请你举例说明。
观点A:我享受权利也有利于他人。举例说明:
观点B:我履行义务也有利于自己。举例说明:

一名年轻人一直是同学们心目中的领袖人物,但在他身上丝毫不见一些“佼佼者”的孤傲与盛气凌人。一次有人问起他为何总能谦和有礼,他回答:“我有一个世上最好的妈妈,为了让我上大学,她做了巨大的牺牲。妈妈从小就教导我,什么时候也别忘记,国家第一,别人第二,你永远只是第三。”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2010年8月12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校园里,一小偷窃得一台手提电脑,被宿舍管理员发现,小偷走投无路跳入三米多深的古运河中,谁知小偷不识水性,在水中时浮时沉,情况十分危急。见此情景,追赶小偷的几名同学见小偷可能有生命危险,于是大家迅速改变角色,对落水小偷进行积极营救。在大家齐心协力下,几分钟后小偷被救上岸并送入医院,由于抢救及时,小偷已经脱离生命危险。

该事件发生后,引发了当地市民对小偷该不该救的争议。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八年级三班决定利用这一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开展一场辩论会:
正方:生命可贵,宽以待人。
反方:小偷有罪,死有余辜。
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同学,请你也参与其中:你打算加入正方还是反方面行辩论?请为你所在的一方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总结性陈述发言。

人类有责任有义务尊重无私奉献的大自然。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我们青少年是未来环境的主人,是环境保护的最大受益者,更应自觉履行保护环境义务,主动为保护环境做贡献。育华中学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决定开展一次“环境保护周”活动。假如你是该校的学生,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以下任务:
⑴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
⑵请你为“环境保护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⑶请你为“环境保护周”设计三种不同的活动形式;
⑷请为本次活动找几条理论依据。

观察漫画《百姓呼声》,完成以下问题:

⑴漫画㈠中老百姓对违反纪律解放军战士的态度体现了一种什么原则?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原则的?
⑵漫画㈡中的群众对贪污公款的官员能不能坚持这一原则?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