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神舟十号”飞船将于2013年6月至8月择机发射,再次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三位航天员再次入住“天宫”完成一系列实验。“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后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周期为90分钟。对接后“天宫一号”的

A.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加速度大于赤道上静止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
C.角速度为地球同步卫星角速度的16倍
D.航天员可以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 宇宙概观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人造卫星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B两块正对的金属板竖直放置,在金属板A的内侧表面系一绝缘细线,细线下端系一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两块金属板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路中的R1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所受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R2为滑动变阻器,R3为定值电阻。当R2的滑片P在中间时闭合电键S,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I和U,带电小球静止时绝缘细线与金属板A的夹角为θ。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一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将R2的滑动触头P向a端移动,则θ变小
B.若将R2的滑动触头P向b端移动,则I减小,U减小
C.保持滑动触头P不动,用较强的光照射R1,则小球重新达到稳定后θ变小
D.保持滑动触头P不动,用较强的光照射R1,则U变化量的绝对值与I变化量的绝对值的比值不变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距地面高度为h1的近地轨道上,在卫星经过A点时点火,实施变轨,进入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最后在B点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如图所示.已知同步卫星的运动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卫星在近地圆轨道的周期最大
B.卫星在椭圆轨道上由A到B的过程速率逐渐减小
C.卫星在近地点A的加速度为gR2/(R+h12
D.远地点B距地表距离为(gR2T2/4π21/3

如图所示,A、B均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小薄板,两者不固连,质量均为m,在A、B内部各嵌入一个带电小球,A中小球带电量为+q,B中小球带电量为-q,且两个小球的球心连线沿水平方向.A、B最初靠在竖直的粗糙墙上.空间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重力加速度为g.现将A、B无初速度释放,下落过程中始终相对静止,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下落的加速度大小均为g
B.A、B下落的加速度大小应小于g
C.A、B之间接触面上的弹力不可能为零
D.B受到A的摩擦力作用,方向沿接触面向下

理论上已经证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万有引力为零。现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球体,O为球心,以O为原点建立坐标轴Ox,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一定的小物体(假设它能够在地球内部移动)在x轴上各位置受到的引力大小用F表示,则下图所示的四个F随x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

如图甲所示,质量m=1kg的小物体放在长直的水平地面上,用水平细线绕在半径R=0.2m的、质量M=1kg的薄圆筒上。t=0时刻,圆筒在电动机的带动下由静止开始绕竖直的中心轴转动,小物体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小物体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则:

A.圆筒转动的角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满足ω=4t
B.细线的拉力大小为2N
C.细线拉力的瞬时功率满足P=4t
D.在0-2s内,电动机做的功为8J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