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这里的实验是指“伽利略斜面实验”,关于该实验,你认为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一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故其结果是荒谬可笑的 |
B.该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
C.该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概念 |
D.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
地球可以看做一个巨大的拱形桥,桥面的半径就是地球的半径(约为6400 km)。地面上有一辆汽车在行驶,已知汽车的速度越大,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就越小。当汽车的速度达到下列哪个值时,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恰好为零( )
A.0.5 km/s | B.7.9km/s |
C.11.2 km/s | D.16.7 km/s |
一辆汽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则汽车在0~2s内和2s~3s内相比( )
A.位移大小相等 |
B.平均速度相等 |
C.速度变化相同 |
D.合外力相同 |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任何理论和学说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下面有关物理实验与物理理论或学说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
A.粒子散射实验表明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
B.光电效应实验证实了光具有粒子性 |
C.电子的发现表明了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
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证实了玻尔原子理论 |
如图,置于足够长斜面上的盒子A内放有光滑球B, B恰与A前、后壁接触,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地面上,一轻质弹黄的一端与固定在斜面上的木板P连接,另一端与A相连,处于静止状态。今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外力缓慢推A,然后由静止释放,则从释放盒子A直至其获得最大速度的过程中
A.弹簧对A做的功等于A机械能的增加量 |
B.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减小,但并没有减小到零 |
C.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等于A和B机械能的增加量 |
D.弹簧对A做的功与A所受重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A动能的增加量 |
如图,长为L的轻杆A一端固定小球B,另尸端固定在水平转轴O上,轻杆A绕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在轻杆A与水平方向夹角θ从00增加到900的过程中
A.小球B受到轻杆A的作用力的方向始终平行于轻杆 |
B.小球B受到轻杆A的作用力逐渐减小 |
C.小球B受到轻杆A的作用力对小球B不做功 |
D.在夹角θ为900时,小球B受到的合力的瞬时功率为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