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这里的实验是指“伽利略斜面实验”,关于该实验,你认为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一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故其结果是荒谬可笑的 |
B.该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
C.该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概念 |
D.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A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轻绳拴住质量为m的小球B置于斜面上,轻绳与斜面平行且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不计小球与斜面间的摩擦,斜面体与墙不接触,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
A.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M+m)g |
B.水平面对斜面体有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
C.当滑块缓慢向右移动时,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变大 |
D.当滑块缓慢向右移动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先变小后变大 |
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Pu的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
Pu→X+
He+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
B.100个![]() |
C.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 |
D.衰变发出的![]() |
一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P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从该时刻开始的一段极短时间内,P的速度v和加速度a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v变小,a变大 | B.v变小,a变小 | C.v变大,a变大 | D.v变大,a变小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可能小于入射光子的频率 |
B.如果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绿光照射这种金属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 |
C.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减小 |
D.![]() ![]() ![]() |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传到M点时波形如图所示,再经0.6s,N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和频率f为()
A.A=" 0.5" m,f ="2.5" Hz |
B.A=" 0.5" m,f ="5" Hz |
C.A=" 1" m, f ="2.5" Hz |
D.A=" 1" m ,f ="5" H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