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③代表的液体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2)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②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
(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层生物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阶段。
(4)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5)②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O31-、HPO42-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________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每空1分)下图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b、c、d代表人体不同激素,请据图回答([] 内填相应字母):

(1)当人体爱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A传到B,而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 ______ _
(2)如果人体内激素d分泌过多时,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__和垂体分泌的______________就会减少,这是一种__________机制。
(3)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__________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在激素调节过程中,它和[b]肾上腺素(具有升血糖的作用)的关系是

(8 分)西葫芦果实的形状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_B_型西葫芦结扁盘形果实;A_bb或aaB_型西葫芦结圆球形果实;aabb型西葫芦结长圆形果实。现让两株圆球形西葫芦杂交,得F1植株(数量足够多)。请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 若F1植株中共结有圆球形和长圆形两种西葫芦,则亲本西葫芦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控制西葫芦果实形状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实验方案::
①选取结___________形西葫芦与结__________形西葫芦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l植株。
② F1植株自交,获得F2植株。观察记录F2中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F2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甲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乙是在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用B、b)。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中①过程发生的时间是,主要场所是
(2)β链碱基组成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属于性遗传病。
(4)图乙中,Ⅱ6的基因型是,要保证Ⅱ9婚配后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
(5)若正常基因片段中的CTT突变成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是否可能发生变化?,原因是:

下图㈠为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下图㈡为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定绿色植物对CO2的吸收速率并绘制成的相应曲线。请据图答题。

(1)图㈠中的物质A是_________,物质A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处于图㈡D点之后,对应图㈠中的CO2的扩散途径有_________(以字母表示)。
(3)在图㈡中的A点与D点之间,限制CO2吸收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当光照强度D点以后,进一步增加绿色植物CO2吸收速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以绿色植物叶片为材料,探究环境条件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请帮助他提出一个探究的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实验需要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此时若环境中氧气浓度为零,请写出有关的反应式

(8 分)回答问题:
(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胰岛细胞中_________(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
(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___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_____________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