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 实验编号 |
反应物 |
催化剂 |
| ① |
10mL2% H2O2溶液 |
无 |
| ② |
10mL5% H2O2溶液 |
无 |
| ③ |
10mL5% H2O2溶液 |
1mL0.1mol·L-1FeCl3溶液 |
| ④ |
10mL5% 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 |
1mL0.1mol·L-1FeCl3溶液 |
| ⑤ |
10mL5% 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 |
1mL0.1mol·L-1FeCl3溶液 |
(1)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由于较长时间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

分析上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某同学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步骤见下图.请回答:
(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
(2)步骤③判断加入盐酸“适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________________,用余热使水分蒸干.
(3)猜想和验证:
| 猜想 |
验证的方法 |
现象 |
结论 |
| 猜想Ⅰ:固体A中含 CaCO3、MgCO3 |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并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试管口 |
____________ |
猜想Ⅰ成立 |
| 猜想Ⅱ:固体A中含 BaCO3 |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先滴入________,再滴入Na2SO4溶液 |
有气泡放出,无白色沉淀 |
___________ |
| 猜想Ⅲ:最后制得的NaCl晶体中还含有Na2SO4 |
取少量NaCl晶体溶于试管中的蒸馏水,________ |
____________ |
猜想Ⅲ成立 |
( 10分)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下述方法的哪一种?(填序号)
| A.分液 | B.过滤 | C.萃取 | D.蒸馏 E、蒸发结晶 F、加热分解 |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 CaCO3;
(2)从碘水中提取碘;
(3)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4)分离植物油和水;
(5)除去 KCl 中少量 KClO3。
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0.2 mol/L的Na2CO3溶液480 mL。
(1)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还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的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g;
(3)配制溶液时有以下几个操作:
①溶解 ②摇匀 ③洗涤 ④冷却 ⑤称量 ⑥转移溶液⑦定容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各有什么影响,完成填空。
①碳酸钠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
③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④称量碳酸钠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
⑤容量瓶未经干燥就使用
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___________,无影响的有________。(填序号)
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以I-形式存在)。实验室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图一)
(1)实验操作③的名称是,所用主要仪器名称为。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填序号)。
| A.酒精(沸点78℃) | B.四氯化碳(沸点77℃) |
| C.甘油(沸点290℃) | D.苯(沸点80℃) |
(3)为使从含碘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并回收溶剂顺利进行,采用水浴加热蒸馏(如上图一所示)。请指出图中实验装置中错误之处(有几处填几处,下列空白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①,②,③,④,。
(4)实验中使用水浴的原因是,
实验室要配制200 mL、2 mol•L-1的Na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经计算,需用NaOH质量为___________g。
(2)配制过程中,下列仪器不会用到的是_____________,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
A.托盘天平 B.250mL容量瓶 C.量筒 D.胶头滴管 E.玻璃棒
(3) 实验过程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字母表示) B→ → → → → →G 。
A.冷却 B.称量 C.洗涤 D.定容 E.溶解 F.转移 G.摇匀
(5)下列操作对所得溶液浓度有何影响, 在横线上填写“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②称量时砝码放在左盘,且移动了游码:;
③转移时不慎将溶液倒在瓶外;;
④所用容量瓶中,内壁残留有少量蒸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