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沿60°N纬线所作的某月平均气温和气压水平分布变化示意图”。在正常情况下,此时( )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
B.南极洲的温度低于北冰洋 |
C.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 |
D.图中两条曲线呈负相关 |
关于a、b、c所穿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区域正午太阳高度小于b区域 |
B.b区域受蒙古高压控制 |
C.c区域白昼时间比b区域短 |
D.c区域附近有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
关于d、e、f所穿区域的正确说法是( )
A.d区域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
B.e区域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 |
C.f区域是人口密集 |
D.d区域容易形成凌汛灾害 |
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土壤或岩层中冻结的冰在白天融化、晚上冻结,或者夏季融化、冬季冻结。这种融化、冻结的过程称为冻融作用。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作石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石环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有()
①地形起伏较大 ②岩石块颗粒大小均匀
③有充足的水分 ④气温在零摄氏度上下波动的持续时间较长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下列地区中可能发育有石环的是()
A.撒哈拉沙漠 | B.云贵高原 |
C.西西伯利亚平原 | D.亚马孙平原 |
如图是以极点C为中心的俯视图,AB是昏线,CD、CE是日期分界线,内圆表示极圈。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此刻北京时间是()
A.6月22日11时 | B.12月22日11时 |
C.6月22日5时 | D.12月21日5时 |
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赤道地区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
B.四川地区的白昼开始变长 |
C.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早 |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
太阳辐射中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简称PAR,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产品质量。读“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多年月平均值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A.Q值夏秋季节大,冬春季节小 |
B.PAR值冬春季节大,夏秋季节小 |
C.Q值比PAR值季节变化更大 |
D.Q值与PAR值在同一个月达到最大值 |
造成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6月和8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 | B.白昼长度 |
C.天气状况 | D.地面反射率 |
如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山峰与桥梁①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A.450米 | B.650米 |
C.750米 | D.850米 |
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 |
B.地势由北、南、东三面向西部倾斜 |
C.②地夏季降水量大于③地 |
D.乙村易受泥石流的影响 |
读“若干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能源是( )
A.可再生能源 | B.煤 |
C.天然气 | D.核能 |
推测图中的可再生能源中发电成本最高的是()
A.水电 | B.太阳能 | C.风能 | D.潮汐能 |
考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能源的发电成本,目前最受欢迎的能源应该是()
A.生物能 | B.煤 | C.天然气 | D.潮汐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