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共20分)
(1)结合上图,试简述该国地形和水文两要素之间的关系。(4分)
(2)某科考队赴该国实地科考,见证了以下景观的变化,试探究其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4分)
①同种植物开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逐步推迟。 ②山脚森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
(3)该国的传统民居多为木质结构,试分析其自然地理原因。(4分)
(4)该国有50多座核电站,其发电量占本国总电量的30%,是世界核电使用较多的国家之一,推测其优先发展核电的原因。(4分)
(5)该国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③……除了以上列举的工作外,根据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该国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4分)
石漠化是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和岩溶及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贵州山区农村薪柴比例占生活能源比重较大。图甲为贵州石漠化面积百分比,表为山区坡度与土层厚度及侵蚀状况关系,图乙为贵州某小区域农业生产布局新颖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表:山区坡度与土层厚度及侵蚀状况关系表
坡度 |
100——15° |
15°——25° |
25°——35° |
>35° |
有机质厚度(cm) |
20 |
16 |
13 |
6 |
土层厚度(cm) |
100 |
82 |
74 |
<30 |
土壤侵蚀量(t/k㎡a-1 |
285 |
3150 |
11700 |
>32000 |
(1)依据图甲和表中信息,归纳石漠化与地形高度、坡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2)图乙中显示该地区发展沼气是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的重要措施。说明该地农村发展沼气对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3)分析图乙中大力建设水利设施的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0分)
材料一:甲区域与乙区域为世界两个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近年来甲乙两区域的主要河流因沿途蒸发、渗漏及大量灌溉,导致中下游流量持续减少,影响下游河口的自然生态环境。
材料三:甲区域C地和乙区域A、B两地的气候资料
A地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2.3 |
14.7 |
19.3 |
24.8 |
31.2 |
35.3 |
36.8 |
36.1 |
32.8 |
26.9 |
19.5 |
13.8 |
降雨量 |
34.8 |
23.1 |
18.4 |
14.8 |
4.0 |
0.0 |
0.0 |
0.0 |
0.1 |
3.1 |
20.4 |
30.4 |
B地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6.7 |
6.8 |
9.2 |
14.5 |
19.9 |
24.0 |
26.2 |
25.6 |
22.5 |
17.7 |
13.5 |
9.3 |
降雨量 |
147.9 |
119.2 |
111.3 |
61.6 |
53.3 |
38.7 |
40.2 |
73.8 |
142.6 |
230.2 |
170.7 |
166.0 |
C地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3.8 |
-13.6 |
-4.5 |
7.8 |
16.1 |
21.9 |
24.3 |
21.7 |
15.3 |
6.2 |
-2.4 |
-9.9 |
降雨量 |
10.7 |
9.2 |
10.5 |
10.8 |
18.0 |
14.1 |
18.0 |
12.7 |
9.8 |
12.5 |
13.5 |
13. 8 |
(1)描述C地的气候特征。
(2)依据表格比较图中A、B两地降水特征的不同点及其原因分析。
(3)比较甲地中①河与乙地中②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4)分别推测①、②两河上游径流量减少对河口海岸(湖岸)地貌的影响,并说明理由。(6分)
读下列2011年11月某日的我国地面天气图(上图)和我国夏秋季节常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天气系统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附近气压分布有什么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
(2)图中冷锋在南下的过程中对B地造成了较严重的冷冻灾害,说出该冷冻灾害对B所在地形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3)比较图中冷锋经过B、C两地时所表现天气特征的不同点。
(4)如果天气系统D在北上的过程中又恰好遇到冷锋南下,请说出在相遇之处和两天气系统所影响的其他地区相比突出的天气特征并分析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江西赣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8℃,年平均降水量1605mm;盛产鲚橙,面积达17.3万公顷。2011年实现140万吨产量,居世界第三;但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材料二:赣南交通及地形图
(1)根据材料,从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说明赣南地区大面积发展鲚橙种植的区位条件。
(2)根据材料一针对“丰产不丰收”的现象,请你帮助当地提出解决这一现象的合理措施。
材料三:锂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和环保性,已逐渐取代传统的铅酸、镍氢和镍镉电池,并且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中的重点交叉产业,更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下图示意中国锂电池区域产业规模的空间分布。
(3)简述中国锂电池区域产业规模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
(4)据《成都日报》报道,四川省将打造国内最大稀土锂电池产业基地。简要分析四川省锂电池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城市化过程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对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某大城市1949~2002年发展统计图。
材料二该城市中心与郊区平原的数据比较表。
(1)据材料一描述该城市的发展特征。
(2)据材料一中的右图,说明该城市发展对郊区农业的影响。
(3)据材料二,运用水循环的知识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