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苏德沼泽位于南苏丹中部低地,是白尼罗河及其支流的汇流地区。
材料二 苏德沼泽的面积年内变化巨大,最小时约3万平方公里,最大时可超过13万平方公里。沼泽区生物众多,布满水面的漂浮植物形成巨大的障碍并且可以移动,妨碍航行。发源于赤道多雨区的白尼罗河在流经苏德沼泽区后水量大减.
(1)分析苏德沼泽形成的原因,并推断其面积年内变化巨大的原因。
(2)说明白尼罗河流经苏德沼泽区后水量大减的原因。
图为世界某区域,甲河流域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电站。回答下列问题。
甲河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前后的甲河流量分配比例
流量分配 |
春季 |
夏秋 |
冬季 |
开发前的比例 |
61% |
24% |
15% |
开发后的比例 |
38% |
32% |
30% |
(1)说明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
(2)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W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下图中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A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C和D在同一纬线上,A、C、D三点所差经度数相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________ ,北京时间为 ________。
(2)这一天,C点的昼长为 ________ 小时,出现极昼的范围是________ 。
(3)北京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________。
(4)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5)此时,赤道上既是白昼又属于东半球的范围是什么?
(6)此时新一天在全球的范围是什么?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今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5分)
(1)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源”。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你是否能解释其中原因?(6分)
(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其中一位同学站在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学?为什么?(6分)
(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DE、GH一线的剖面图,出现了图右侧①②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GH剖面的是________,请在①②两图中标出GH和DE的交点I。(7分)
(4)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地测量当地的温度,你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为什么?(6分)
读材料和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世界某岛屿面积1.09万平方千米,人口约有280万,岛上主峰蓝山峰海拔为2 256米,山区多火山活动。蓝山山脉在该区域气候上有着重要作用,东坡水热条件较西坡优越。岛上的咖啡园里出产世界上最昂贵的蓝山咖啡。
材料二 该岛屿的示意图。
(1)依据图文材料,分析说明该岛的地形特点并说明理由。(8分)
(2)蓝山山脉东坡的咖啡林多选择在阳坡的山腰部位,并放宽行距,并且要预先营造防护林,分析咖啡林如此布局的原因。(8分)
(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该地区生产优质咖啡的自然原因。(10分)
阅读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6分)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先导产业。经济地理学中的重心理论是借鉴物理学的重心概念发展起来的、研究经济空间格局演进的一种重要方法。高新技术产业重心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中的某一点,它可以反映一定区域内各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该点所处于的平衡状态。一般来说,某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高,重心就偏向那个方向。经济重心亦然。
(1)1995年至2009年期间,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移动分别呈现什么趋向?
(2)概括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3)简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形成的区位条件。(10分)
(4)研究发现,2005年至2007年经济重心总体向西移动,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在其后2007年至2009年总体也呈现出向西移动;2006年至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先向北后向南移动,经济重心在其后的2007年至2009年也出现先向北后向南移动。根据这两个事实分别说明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牵引关系。(4分)
(5)近十年来,经济重心与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空间移动特点与我国推出的重大区域开发战略相关。列举二项我国重大区域开发战略。(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