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藻体是感染蓝藻的DNA病毒.用32P标记的噬藻体感染蓝藻细胞,培养一段时间,经搅拌、离心后进行放射性检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32P标记的是噬藻体DNA中的胸腺嘧啶 |
B.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蓝藻上的噬藻体与蓝藻分离 |
C.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 |
D.此实验证明DNA是噬藻体的遗传物质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
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
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
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
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
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
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 |
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 |
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 |
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 |
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
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 |
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
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
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