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囊性纤维病患者中,编码一个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
B.人类白化病症状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来实现的 |
C.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呈线性关系,即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 |
D.皱粒豌豆种子中,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乱,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含量低而蔗糖含量高 |
下图为某用15N标记的DNA分子片段,假设该DNA分子中有碱基5 000对,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复制时作用于③处的酶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B.复制2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9900个 |
C.④处指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
D.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3/4 |
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1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下图: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选项 |
放射性 |
S元素 |
P元素 |
A |
全部无 |
全部32S |
全部31P |
B |
全部有 |
全部35S |
多数32P,少数31P |
C |
少数有 |
全部32S |
少数32P,多数31P |
D |
全部有 |
全部35S |
少数32P,多数31P |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在家蚕遗传中,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黑色与淡赤色是相对性状,黄茧和白茧是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两个杂交组合得到的子代(足够多)数量比见下表,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黑色对淡赤色为显性,黄茧对白茧为显性 |
B.组合一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都相同 |
C.组合二中亲本的基因型和子代的基因型相同 |
D.组合一和组合二的子代中淡赤蚁白茧的基因型不完全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