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图中所示落叶林带对应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C.地中海气候 | D.亚热带季风气候 |
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 |
B.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
C.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 |
D.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 |
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
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影响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 |
C.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东部 |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10月9日,非阴影部分为10月10日,判断问题:甲地的时间为()
A.15时 | B.9时 | C.3时 | D.12时 |
北京时间为()
A.9日8时 | B.10日8时 | C.9日20时 | D.10日20时 |
读所给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问题:
甲地时间为()
A.8时 | B.9时 | C.15时 | D.16时 |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丁丙 | C.丙丁乙甲 | D.丁丙乙甲 |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在下列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广州 | B.上海 | C.北京 | D.哈尔滨 |
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
A.季节变化相同 |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C.地方时相同 | D.昼夜长短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