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
这是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有这样两兄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整天啥事也不干,连做梦也盼着哪天能发大财。他们的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在庭院里种了一大片葡萄。他年老多病,两个儿子又从不帮他的忙,葡萄自然长不好。老人临终时,把两个儿子叫到身边,喘着气说□□你们不是想发财吗□我有好多黄金埋在葡萄园里□□话没说完□老人就咽气了□
两个儿子埋葬了父亲后,拿起锄头在葡萄园里挖开了,挖呀挖呀,挖了屋前挖屋后,挖遍了园子的每一个角落,累得汗流浃背,可是连黄金的影儿也没见着,他俩还不甘心,继续挖着,从日出东方挖到夕阳西下,但还是一无所获。这以后,他们每隔几天,总要把葡萄园前前后后翻挖一遍。
谁也没料到,这一年的葡萄长得可好啦!到了秋天,葡萄架上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沉甸甸地垂挂下来,颗颗碧绿饱满。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是哥儿俩把园子的地翻松了,葡萄才长得这么好。他俩又惊又喜,这才明白父亲临终遗言的意思:地下虽没有黄金,但是只要肯付出劳动的汗水,土地是绝不会亏待你们的!
(1)认真阅读短文,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 )多病 ( )( )浃背 ( )( )所获
(2)给 文章起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2分)
(3)在文中标出自然段序号,再完成填空:这篇短文有( )个自然段。
(4)下面是短文第一自然段□里所要填的标点符号,请你在最正确一组后面的括号里打“√”。
①: “ ? …… ” , 。 ( )
②, “ ? 。 ” , 。 ( )
③: “ ? …… , 。 ” ( )
④: “ ? 。 , 。 ” ( )
(5)选择恰当的说法,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中。(4分)
(a)父亲死后,葡萄架上的葡萄沉甸甸地垂挂下来,颗颗碧绿饱满。这是什么道理呢? ( )
①原来是哥儿俩施了很多的化肥,葡萄才长得这么好
②原来是哥儿俩把园子的地翻松了,葡萄才长得这么好
(b)文中父亲临终遗 言的意思是( )
① 地下虽没有黄金,但是只要付出劳动,土地绝不会亏待勤劳的人。
② 地下有好多黄金,整天不干活,挖葡萄园的每一个角落就能发大财。
阅读欢乐岛。(一)课内阅读。
拥挤熙攘、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如今,唯有属于那个城市的树,如高扬的旗帜和火炬,从迷途的暗处闪现出来,为我们引领通往故乡的曲折小径。
1.“唯有”一词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高扬的旗帜和火炬”采用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树在城市中作用的巨大,字里行间渗透着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我爱家乡的小河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
记得我小时候,妈妈领着我到河边去玩。我指着哗哗的河水好奇地问:“妈妈,这么多水往哪里流哇?”妈妈笑着说:“向东流入大海。”从此,我心里一直想着这条河,一有空(kōng kòng),就来到小河边。
我就像岸边的小树一样,伴随着小河流水慢慢地成长。‖
春天到了,我看(kān kàn)到河边的冰雪融化了,河边垂柳的枝条上吐了嫩芽。慢慢地,那粉红色的桃花也探出了枝头。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在清澈的水面上自由地飞翔。放了学,我们就来参加这百花争艳的盛会,在铺满新绿的河滩上跳舞唱歌。
夏天到了,两岸的景色更美了。河堤上绿树成荫,河滩上瓜果满园。放了学,我们常到小河里去游泳。游累了,就跑到瓜园里吃瓜,白皮的脆瓜,带花纹的甜瓜,可好吃了。有时我们就在岸边的树荫下帮妈妈洗衣服,直到黄昏送走一天的酷热。
秋天到了,河里的鱼虾肥了,岸边的苹果熟了。秋假里,我总爱和爷爷去看(kān kàn)果园,高兴了,又跑到河里捉鱼摸虾。河水映照着人们的笑脸,秋风伴着丰收的音乐。
冬天的小河也不寂寞。迎着满天飞舞的雪花,我们又结伴到河上滑冰,可热闹了!我爱家乡的小河,一年四季都爱它。我爱两岸美丽的景色,更爱涓涓细流滋润了田地,给人们带来丰收的欢乐。‖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不正确的读音画去。
2.短文已用“‖”把文章分成两段,写出第二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欢乐岛。
(一)课内阅读。
我们的运气越来越好,不久,又看到了犀牛、鬣狗和数不清的黄牛。下午两点多钟,远处一辆旅游车朝我们挥动一块红布,显然是招呼我们过去,因为天然动物园里是禁止按喇叭的。原来是几位热心的荷兰游客邀我们共享好运——他们在这里发现了狮群。只见不远处一棵大树下聚集着十几只狮子,一只母狮在打哈欠伸懒腰,它满不在乎地瞥了我们几眼,便合上眼皮躺下了。在一只鬃毛长得最漂亮的雄狮旁,好几只幼狮兴高采烈地打滚、玩闹着。人们把狮子称为“百兽之王”,要一下子看到这么多狮子,机会是非常难得的,这使导游阿里异常兴奋。在返回的路上,他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起天然动物园的趣闻来:狮子敢向凶猛的犀牛发起攻击,但有时却被两只野狗赶得走投无路;而大象过河时,或许会被河马咬掉尾巴……
1.作者用了_________的手法来描写狮子。
2.为什么说“我们”的运气越来越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理解,动物园禁止按喇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野骆驼
2007年秋,我和几个科学家一起踏上了寻找野骆驼的路。一到乌鲁木齐,原新疆环保研究所的袁先生就给我们讲了他这辈子看到的难忘的一幕。
“那是1995年,我和英国专家简·海尔博士等人到阿尔金山地区考察。一天,我们发现500米以外有一个小黑点,职业的敏感使我们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野骆驼。可是奇怪的是这只野骆驼为什么不跑呢?野骆驼的嗅觉和视觉都特别灵敏,一般在一二十千米之外就能发现人,并且会快速跑掉。看这个黑点没动静,既兴奋又纳闷的我们偷偷地向黑点靠拢。200米,100米,50米,直到走得非常近了,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在母骆驼身边,还依偎着一只站不稳的小骆驼。看样子,小骆驼出生还不到1个小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母骆驼冒着被杀的危险,没有逃跑。小骆驼走两步,趴下歇一会儿,然后起来再走。当时母骆驼那镇静的目光,安详的步伐,让我们无不感到心灵的震撼。”
现存的野骆驼太少了,全世界仅存730头到880头。新疆之行我们没能找到它们,但肩上似乎多了一份责任。不要忘记这一特殊的物种,它们可是沙漠之王,我们人类对它们的了解还很少,为了在我们的地球家园里挽留它们,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忽然一下子明白过来。 ( )
(2)从容不迫;稳重。 ( )
2.“新疆之行我们没能找到它们,但肩上似乎多了一份责任”,这份“责任”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欢乐岛。
祖国
我在赤道上度过童年,儿时,常常听长辈惦念“唐山”。
“妈妈,唐山是什么地方?”我问母亲。
母亲郑重其事地找来华语课本——我第一次认识了祖国的容颜。母亲说:“在异国,风是热的,心却凄凉!”
为了寻找那叶脉似的故土山川,我和母亲告别了美丽的南洋。
我带给祖国的,
仅仅是海外孤儿的一瓣心香;祖国给我的,却是作为人应有的一切,包括尊严。
回到祖国,我一下子变得富有。我拥有广阔土地上的每一片云霞、每一棵小草、每一朵浪花……还有那无价的自由!
1.“母亲说:‘在异国,风是热的,心却凄凉!’”怎样理解这句话?
“风是热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却凄凉”是因为____________ 。
2.文章第3自然段中的“郑重其事”表现了母亲对“我”的问题的____________,表现了母亲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你知道下列人物所处的朝代吗?连一连。
海瑞宋朝
狄仁杰清朝
林则徐唐朝
包拯明朝
阅读欢乐岛。
___________________
星期天早晨,太阳刚从东方升起。
“包心菜哟!”随着银铃般的喊声,一个20来岁的农村姑娘骑着自行车驶来,车上载(zǎi zài)着两筐满满的包心菜。她来到我家门前:“要包心菜吗?新鲜(xiān xiǎn)的。”也许是因为长(cháng zhǎng)期卖菜被晒的缘故吧,她的脸稍微有些黑,长长的睫毛下闪动着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脸上带着微笑。
因为包心菜才上市,妈妈说要买几斤尝尝鲜,就连忙提着篮子跨出门问:“姑娘,多少钱一斤?”那位姑娘彬彬有礼地回答:“大婶,您要买,就两角钱一斤。”妈妈挑(tiāo tiǎo)了两棵包心菜,姑娘过了称(chēng chèng),收了一元钱。妈妈拿回家又称(chēng chèng)了一遍:“六斤,多出一斤!这是怎么回事?”妈妈说着,提着篮子又追了出来,问道:“姑娘,你称给我几斤菜?”“五斤!”
“姑娘,你一定看错称了。”
那位姑娘摇摇头说:“我收您一元钱就是五斤菜,没错。”
妈妈说:“那为什么多出一斤呢?补给你两角钱吧!”
姑娘一边摇头一边笑着说:“今天的菜刚用水洗过,每斤加二两水。这水还用收钱?”妈妈和姑娘说话时,围了一群人。大家一听,就你五斤,他十斤,争着买了起来。
这真是一件令人难忘的事。
1.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
2.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卖菜姑娘外貌的句子。
4.这篇短文重点描写了卖菜姑娘的__________,生动地写出了她的__________秉性。
阅读欢乐岛。
(一)课内阅读。
他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杨柳的时候,我那个儿子才五岁,如今已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女儿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儿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1.他为什么要栽垂杨柳?在儿子五岁的时候就栽了,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没出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托“我”带枣核的真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游子的心境”是指什么样的心境?请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来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梦里几度回故乡
在美国新泽西州郊外的一幢白色的房子里,每天黄昏,她总是百无聊赖地站在窗前眺望远方。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棕色的山峦映衬着暗蓝的天。屋里响着的中国古典音乐,如流水般淌入她的心里。她预感今晚又将梦见中国。自从移居美国后,晚上做梦时常常回到故乡,和父母、朋友们在一起,这样多少可以缓解思乡的情绪。
夜幕降临时,先生问她今晚吃什么,她决定自己动手做。她实在厌倦了那些美国的食物:牛排、猪排、火鸡和厚厚的番茄酱……
美国人吃起肉来兴致勃勃,并不断和朋友、亲戚交流食谱,获得新的口味。他们“憎恨”蔬菜,也不知道如何烹调,总是把蔬菜放在一大锅清水里煮半个小时,最后加进一块黄油,连盐也不放……
她总算是幸运的。她在美国的家舒适宽敞,上下三层,屋外有开阔的阳台,花园里她先生亲手栽种的苹果树和樱桃树,环绕在碧蓝的游泳池旁。那是一个美国人一生的梦想和奋斗的目标。
虽然如此,她感到美国人并不比中国人幸福。他们一生都在承受压力和竞争,连睡梦中都无法放松。她想起有一天她先生的感慨:“你知道我想念中国的是什么吗?那里人们的轻松自如和那些令人激动的变化,那里的活力!别担心,我们会回去!”
是的,她相信他们会回去!
1.本文表现的是______________之情,文中的“她”寄情于________________。
2.与课文《枣核》相比,在表现手法上,两篇文章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采用_________人称叙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