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在中华大地吹响了深化改革的号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35年我国经济发展成就图

表:我国的市场化程度(%)

 
1978年
2000年
2002年
2005年
2010年
2012年
市场化程度
5
63.5
66.5
70.5
75.5
77.5

注:50—65%为转轨后期市场经济,65~80%为欠发达市场经济或相对成熟市场经济,80%以上为发达市场经济或成熟市场经济。
材料二:四川省某市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针对《决定》中“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观点,提出要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工作目标:行政审批要“瘦身”,更要“健身”。一方面调整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已有100项行政审批项目被调整和取消;进一步清除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抓配套措施的建立和完善,提升政府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1)材料一反应了什么经济现象,图与表有什么联系?
(2)结合材料二,说明该市的上述做法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何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 “2013年鲁迅文化奖颁奖盛典”4日晚在清华大学举办。当晚共颁出包括年度小说、年度诗歌等在内的12项大奖。
鲁迅文化奖是中国唯一以鲁迅命名的文化大奖。它以“为中国发现创造的力量”为宗旨,以“坚持公正与独立的评判”为原则,传播多元、开放、自由的价值观,提倡关怀社会、贴近现实、反映时代的创作理念,以期为中国文化领域树立标杆、指引方向、凸显价值。该奖今后将每年举办一次。
作为中国互联网文化运动的先驱、中国综合门户网站的创始者,搜狐素来以促进中国文化发展、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为己任,鲁迅文化奖之设立,正是为此。文化奖既以鲁迅命名,必将继承先生之精神:于对象,则服务国人;于取向,则关注现实;于态度,则开放创新。
材料二:鲁迅先生作为文化思想界的昆仑巨擘,早已成为中国人心中一面屹立不倒的精神旗帜,他以洞悉世事的深邃眼睛,批判国民性的犀利笔触和刚直不阿的个性,“抉心自食,欲知本味”,拷问着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鲁迅精神”是一种百折不回、独立自强的人格精神,是中国人为生存、解放而奋斗的一种民族精神。鲁迅的“立人”,就是要培养这种民族精神。
  鲁迅先生曾说过,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大意为,中国人历来安于现状,对于旧状况、老习惯,哪怕是腐朽没落的,总是心平气和的。委曲求全,对于新的机遇、新的创作总是愁眉苦脸,求全责备。
(1)阅读完上述材料,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请你说说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倡导什么样的文化创作精神?
(2)搜狐等互联网门户在传播中华文化有何独特作用?
(3)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未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具体论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出现了信仰迷失、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因此,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归纳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希望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这一体系内涵丰富,但不够简明、不便于群众传播践行。与此同时,各地广泛开展了地方精神的提炼和培育活动,深化了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总结群众实践、吸取中华文化传统精华、借鉴人类文明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的提炼,把高深的理论变成了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能遵守的价值信条,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
(1)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2)运用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过程。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留住美丽村庄。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人文特色日渐消退,甚至正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如何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成了人们的期盼。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的理由。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不仅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等特征,而且具有经济、文化、技术等强融合性特征以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强辐射力特征。
结合材料说明文化创意产业是如何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

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围绕我国的文化发展问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和探讨的问题,请你参与其中。
其中一小组同学对近段时间比较火的《我是歌手》、《妈妈咪呀》、《中国星跳跃》等综艺节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 2013年我国新开播的综艺节目都是引进国外版权,同时还有许多电视台准备加入引进的队伍。同学们在讨论中形成了两种观点。
观点一:综艺节目在中国起步较晚,“拿来主义”是一个必经之路;
观点二: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不利于中国电视行业的发展。
选择一种你赞成的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