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塞 下 曲
[唐]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①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②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①萧关:古关塞名。②幽并:指幽州和并州。前四句写边塞景物,其中“空”、“寒”二字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中作者写了两种人,试简析作者对这两种人的态度。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昭君怨 [注]
[宋]郑 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注] 昭君怨,词牌名。这是一首咏物词,吟诵的对象是什么?上阕写了它的哪些方面?
这首词下阕主要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词的具体内容作简要赏析。
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1)诗歌上片中的“堪恨西风吹世换”语意双关,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下片中诗句“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谒金门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①劳苦?谁在玉楼②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玉关”,原指玉门关,后泛指边塞。②“玉楼”,华美的高楼,代指歌舞之地。
李好古是南宋词人,少年时曾立志沙场杀敌,可惜功业未成,这样的经历使他对现实有了更冷静的思考。这首词的下阕词人运用了 手法,传达了深刻的认识,即老百姓漂泊无依,生活困苦的根源在于。
城南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本诗第一联那些词写出了雨量之大,雨势之急?请具体分析。
诗中第二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妙处?(4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 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 平铺新绿水萍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 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 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元和十年(815年)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洗血国耻,反被政敌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请赏析这首诗前六句的画面美。
结合尾联,分析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