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物质在水溶液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或沉淀溶解平衡:
(1)有0.1 mol·L-1的(NH4)2SO4溶液,在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有0.1 mol·L-1的NaHCO3溶液,在该溶液中存在的平衡有三个,请分别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已知25℃时Ksp[Mg(OH)2]=1.2×10-11,KsP[Cu(OH)2]=2.2×10-20。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则最先生成的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
(4)NH3·H2O 的电离方程式是 ,往氨水中加入少量醋酸铵固体(提示醋酸铵呈中性),C(OH-) (填“增大”“减小”“不变”)。
(5)已知某温度下K(NH3·H2O)=1.69×10-5,
则该温度下0.1mol/L的氨水中C(OH-)= mol/L
(6)又已知该温度下Ksp〔Mg(OH)2〕=1.2×10-11,
将0.01mol/L的MgCl2溶液与上述氨水等体积混合 (填“有”“无”)沉淀生成。往0.01mol/L的MgCl2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pH="10" 此时C(Mg2+)= mol/L。
有机物A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A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简化表示,如CH3 — CH=="CH—" CH3可表示为
有一种有机物X的键线式如图所示。
(1)X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则Y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Y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Y可以与溴水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2,2,3,3,-四甲基戊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写出Na2CO3溶液与Al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由甲苯制备TNT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a2CO3溶液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______,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
(3)除去括号中的杂质,填上适宜的试剂和提纯方法
乙醇(水):__________、_________。
(4)甲烷燃料电池(在KOH环境中)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
(5)将煤转化为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s)+H2O(g)===CO(g)+H2(g)
C(s)、CO(g)和H2(g)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s)+O2(g)===CO2(g) ΔH=-393.5 kJ/mol
H2(g)+O2(g)===H2O(g) ΔH=-242.0 kJ/mol
CO(g)+O2(g)===CO2(g) ΔH=-283.0 kJ/mol
根据以上数据,写出C(s)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
完成下列填空:
(1)分子式为C8H8的某烃,在臭氧作用下发生反应为:
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分子式为C8H8的某烃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写出1种其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分子式为C8H8的烃有很多,其中有一种苯乙烯,性质活泼,易被氧化,是合成橡胶和塑料的单体,用途广泛。苯乙烯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制备(反应条件下所有物质均呈气态):
(3)上述流程中各物质,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填结构简式);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填结构简式)
(4)反应①是强吸热可逆反应。要既快又多地获取苯乙烯,反应①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有研究者用加入O2与H2反应的方法获取了更多的苯乙烯,试推测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写出一条)。
工业制纯碱广泛采用的两种生产流程可以用以下示意图简要表示。
完成下列填空:
(1)用甲流程生产纯碱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法。
(2)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是________; W中除Ca(OH)2外,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均填化学式)。
(4)甲流程中设计循环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乙流程中设计循环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5)在乙流程中,若通入NH3 44.8 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下)可以得到纯碱100.0 g,则NH3的利用率为__________。
(6)若制碱厂欲利用产生的氯化钙废液制取硝酸钙(Ca(NO3)2·4H2O),设计一个经济可行的方案,用流程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