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车间发生爆炸事故,约100吨苯类污染物注入松花江,造成松花江吉林市以下河段严重污染。读图回答下列题。
有关污染河段水文特征及其污染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是其主要补给水源 |
| B.含沙量小、冰期短 |
| C.污染物顺流而下,对日本海沿岸环境产生影响 |
| D.春季容易产生凌汛现象 |
有关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是资源 |
| B.乙地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耕地不足和黑土退化 |
| C.丙铁路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运输专线 |
| D.冰雕是丁城引人入胜的自然旅游资源 |
下图示意印度洋局部洋流,完成下题。
据洋流图推断,此时为北半球( )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影响M、N两处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盛行风 | B.陆地形状、地转偏向力 |
| C.地形、地转偏向力 | D.陆地形状、盛行风 |
图中阴影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寒、暖流交汇处 |
| B.亚马孙河带来较多的营养物质 |
| C.离岸风和上升补偿流影响显著 |
| D.地处浅海大陆架,光照充足、水温适宜 |
下图为我国新疆沙拉依灭勒河某年河流流量过程线,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读图回答下题。
该年河流汛期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 A.大气降水 | B.冰川融水 | C.季节性积雪融水 | D.地下水 |
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冬季降雪量过大 | B.春夏季气温过低 |
| C.夏季降水异常偏多 | D.夏季冰川融水量过大 |
城市内涝的发生与城市的水循环密切相关。下图为某城市水系统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模式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为( )
|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
|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
|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
|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
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环节中,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 A.取水——保护水源地 |
| 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 |
| 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 |
| 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 |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内涝严重,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特大暴雨不断增多
②城市化速度加快,地面硬化率扩大,地面渗透力下降
③城市多地处平原或谷地,地势低洼,容易形成积水
④城市河湖的蓄泄洪和排水管网的排水设计能力偏低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天气系统为( )
| A.北半球气旋 | B.北半球反气旋 | C.南半球气旋 | D.南半球反气旋 |
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可能为( )
| A.大风区 | B.阴雨区 | C.高温区 | D.锋后区 |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判断图中N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 )
| A.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寒冷干燥 |
| B.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
| C.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
| D.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
下列气候类型与M、N点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①②③④
| A.M—①、N—③ | B.M—④、N—③ | C.M—④、N—② | D.M—①、N—② |
造成M、N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太阳辐射 | B.大气环流 | C.地形地势 | D.海陆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