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
C.佛道盛行、三教合一 |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
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魏源 | B.康有为、梁启超 |
C.孙中山、章太炎 | D.陈独秀、胡适 |
CCTV《公司的力量》解说词叙述: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在掌握石油行业的10年中,日常用油的价格降低了80%。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却说:“从某些方面看,人们争议的不是垄断本身,问题是他们过度阻碍了新的竞争者进入。”可见垄断组织的出现()
A.不能提高生产效率 | B.根本上保障了消费者利益 |
C.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 D.导致了企业间的竞争减小 |
《诗经·大雅·公刘》载:“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下列各项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
B.“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
C.“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
D.“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
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蒸汽机的发明,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的含义不包括()
A.新能源及新兴工业发展 |
B.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的革命 |
C.国际关系更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严重污染环境 |
D.促成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
1790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以后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1700年为3.175百万夸特,1845年为18.665百万夸特(夸特:计量单位)。对上述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新农机和新农技广泛使用 | B.英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
C.英国政府重视农业的作用 | D.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