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 A.《海国图志》 | B.《资政新篇》 |
| C.《天演论》 | D.《变法通议》 |
“康有为把孔子重新解释成一位改革者,一位鼓吹人们‘有权反对’无德统治者和提倡变革的人物。”康有为的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一部著作中
| A.《新学伪经考》 | B.《孔子改制考》 |
| C.《变法通议》 | D.《天演论》 |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提倡维新变法 |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
| C.宣传科学救国 |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
| 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 |
| 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
| C.“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
| 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
“〔正旦跪科,云〕大人,我窦娥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监斩官云)打嘴!那有这等说话!(正旦唱)【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可从人愿。……”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它主要出现在
| A.秦汉时期 | B.魏晋时期 |
| C.隋唐时期 | D.宋元时期 |
秦始皇曾经在东巡中立了六块碑刻,下图为其中之一的《泰山石刻》,据传为当时大臣李斯所书。它的字体应是
| A.甲骨文 | B.篆书 | C.行书 | D.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