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作为中国问题观察家的费正清跟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费正清当时谈到中美两国间的关系时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 B.苏联对中国的外交干涉 |
C.中美处于敌对和仇视状态 | D.中美两国间没有任何共同利益可言 |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在中国,如果把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110年的中国近代化历程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后30年中国近代化的内涵是()
A.资本主义化 | B.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 |
C.新民主主义化 | D.民族独立和富强 |
下图反映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独特运动形式,对这一进程表述准确的是:()
①是鸦片战争长期革命化重组、缓慢发展的过程
②包含许多发展趋势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的分过程
③是多种趋势同时存在的多线型、多方向的矛盾运动
④由殖民地型资本主义到独立后转入现代发展轨道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表为1894年、1914年的外国资本在华资本结构图表(单位:万元),据此可知()
A.1894年后因中国民族工业的萧条外国资本急剧膨胀 |
B.外国资本的扩张导致中国被迫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
C.一战前外国资本在中国的扩张达到近代时期的最高峰 |
D.列强的在华投资中交通业和工业比重上升较快 |
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以振兴商务”,以官爵顶戴奖励发明创造、鼓励私人投资设厂,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法律保护工商业者的合法权利,出现了“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骛”的局面。对以上情况认识正确的是 ()
A.政府改变了官吏的任用标准 | B.加强了政府对民间工商业的控制 |
C.官绅开始投资近代新式企业 | D.经济立法有利于近代经济的发展 |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的性质 |
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