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政府不堪一击,但是其民众力量惊人;最为可忧的是,这些民众在保家卫国中那种不顾一切的意识。瓜分中国,即意味着我们将被无休止地纠缠在你死我活的恐怖中。”使西方国家得出以上认识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中爱国官兵的坚决抵抗 | B.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斗争 |
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 | D.太平天国运动对侵略者的打击 |
下图介绍信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
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
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
D.国家工作人遵纪守法 |
美国在上世纪50—60年代20年间,先后发生四次经济危机。根据美国官方统计,情况有如下表。这主要表明()
危机起讫年月 |
工业生产下降幅度(%) |
失业人数最高点(万人) |
物价消费变化% |
1953.8—1954.8 |
9.1 |
393 |
-0.4 |
1957.3—1958.4 |
13.5 |
508 |
+4.2 |
1960.2—1961.2 |
8.6 |
500 |
+1.6 |
1969.10—1970.11 |
8.1 |
503 |
+6.6 |
A.战后美国经济危机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用加强
C.资本主义已垂死腐朽穷途末路
D.美国战后霸权政策使美国经济受挫严重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后,出现了“凯恩斯革命”,形成了凯恩斯经济学。下列说法符合凯恩斯主义的是()
A.节俭对于个人是一种美德,但对于社会却是种恶行 |
B.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 |
C.以大地产为代价,增加中小农数量 |
D.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
A.列宁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
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
C.列宁已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
D.列宁意识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外国商业扩大到中国内地,促进了中国商人阶级的发展,他们不久就接管了西方商品的销售。还记载: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这主要说明近代中国()
A.外商和华商形成竞争共生关系 |
B.中国商人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
C.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经济命脉 |
D.西方在华商品都靠中国人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