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认为:“……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孟子的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②他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③对拥有更多土地的的大地主给予一定的优惠
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 |
“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这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
A.都江堰 | B.郑国渠 | C.坎儿井 | D.白渠 |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精神家园。下列关于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他们关注的中心问题都是人和人类社会 |
B.智者学派关注自然,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理性 |
C.智者学派提出“知识就是美德” |
D.苏格拉底认为世间一切好坏优劣都取决于人的感觉 |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这种理论是:
A.万物皆由水而生 | B.吾尤爱真理 |
C.人是万物的尺度 | D.知识即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