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写的《道德经》、行书写的《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
A.东汉的洛阳 | B.唐末的长安 |
C.北宋的开封 | D.明初的南京 |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讲话:“(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由此看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 B.割占中国领土 |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
C.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
《宋书·志序》载:“自戎狄内侮,有晋东迁,中土遗氓,播徙江外。……百郡千城,流寓比室。人伫鸿雁之歌,士蓄怀本之念,莫不各树邦邑,思复旧井。”这主要是说
A.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内迁 | B.北方战乱,北方人民南迁 |
C.北方战乱,北方人民北迁 | D.江南开发,经济逐步发展 |
高晋在其《奏请海疆禾棉兼种疏》中说到乾隆十四年时江苏松江、太仓为中心的江南滨海地区“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花者则有十分之七八。因棉多稻少,每年口食全赖客商贩运,以致粮价常贵,无所底止。”这不能反映
A.清前期这一带棉花种植进一步发展 | B.清朝前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
C.清前期经济作物的种植进一步发展 | D.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
西晋陆云《答车茂安书》写道“遏长川以为陂,燔茂草以为田”,庾信《归田诗》有“穿渠移水碓,烧棘起山田”之句,徐陵的诗中也有“烧田云色暗”、“野燎村田黑”。这些文字都表明,到南朝晚期
A.火耕肥田仍是江南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 | B.北方的精耕细作农业传到了南方 |
C.南方经常出现森林失火 | D.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