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日,我国新《旅游法》正式实施1周年。其中“旅行社不得强迫购物,不得指定具体的消费场所”等规定引人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强制购物、强制消费”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新《旅游法》实施带来旅行社运营成本增加,加之“国庆黄金周”境内外旅游需求暴增,今年“十一”长假境内外旅游产品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一些出境游报价翻倍。“十一”长假结束后,外出旅游人数骤减,各大旅行社纷纷通过降价吸引游客。新《旅游法》的实施,将会对旅游市场重新洗牌,有利于旅游经营者加强对服务质量的关注和游客对服务价值的认同。
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游客不考虑自身经济实力,盲目跟风境外游;在旅游过程中,一些游客在文物上乱刻、乱画,在旅游景点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
(1)运用所学知识,联系材料,分析旅游价格变化的原因。
(2)有人认为,新《旅游法》的实施给旅游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旅行社只要战略定位准确、及时抓住机遇,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游客在旅游消费中理智消费提两条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国梦”的深刻解析。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地奋起抗争,我们也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这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所以要实现国富民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4分)
( 2)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阐明,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9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某网站开设的“学习论坛”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论坛中的一些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请你参与探究。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结合材料,从文化创新角度说明应如何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3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节等中华民族重大节日燃放烟花爆竹,是国人的传统习俗,然而,燃放烟花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可忽视。对于重大节日是否取消燃放烟花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观点一认为:不能取消,燃放烟花是重要的民族习俗,是对传统春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观点二认为:应该取消,燃放烟花会导致空气质量污染和资源浪费。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春节等中华民族重大节日是否应取消燃放烟花爆竹。(可以任选一种观点分析) ( 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然而,当今“舌尖上的浪费”令人触目惊心。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厉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已经刻不容缓。
材料二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有代表递交提案,建议将“勤俭节约”纳入基本国策,坚持不懈地开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不断提升公民的节约意识,使之成为公民基本的道德准则,自觉提高道德素质。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树立勤俭节约意识的原因。( 12分)
2014年5月2日,中国企业所属“981”钻井平台在中国西沙群岛毗连区内开展钻探活动,越南方面即出动包括武装船只在内的大批船只冲撞中国政府公务船,还向该海域派出“蛙人”等水下特工,大量布放渔网、漂浮物等障碍物。5月中旬,数千越南不法分子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在越企业进行打砸抢烧,残酷杀害4名并打伤300多名中国在越公民,并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对此,中国外交部在官方网站刊登《“981”钻井平台作业:越南的挑衅和中国的立场》一文,表示西沙群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不存在任何争议。中方规劝越方从维护两国关系和南海和平稳定大局出发,缓和紧张局势,使海上尽快恢复平静。中方表示将努力同越方沟通,争取妥善处理当前事态。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