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
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人们通常使用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现金结算是用来完成经济往来支付行为。
A.纸币 | B.货币 | C.信用卡 | D.支票 |
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现象,对生产和生活都会造成不利影响。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纸币发行过少引起通货膨胀②通货膨胀时纸币贬值
③纸币发行过多引起通货膨胀 ④通货膨胀时纸币升值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5000亿元,货币平均流动5次。如果当年该国实际发行了1250亿元纸币,其他因素不变,那么该国
A.纸币升值20%,商品价格下跌25% | B.纸币升值25%,商品价格下跌20% |
C.纸币贬值20%,商品价格上涨25% | D.纸币贬值25%,商品价格上涨20% |
九江市张某于12月5日订购了一套标价70万的商品房,首付21万,其他向银行贷款,份20年还清,每月向银行还款2500元。其中的70万、21万、2500元分别反映了货币在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 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
C.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尺度 | D.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
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货币商品同时出现 | B.货币自形成以来就具有支付手段 |
C.金银天然就是货币 | D.一切商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